当前位置:

看!桂阳县十年巨变!

来源:新桂阳 编辑:刘艳萍 2022-08-18 09:19:12
—分享—

数说桂阳    

●全县生产总值(GDP)由2012年的211.72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13.13亿元,年均增长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62.7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51.3亿元,年均增长10.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8.1%和11.2%。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3623元跃升至2021年的32819元,年均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508元跃升至2021年的42123元,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038元跃升至2021年的24904元,年均增长11.9%。

桂阳:古郡蝶变展新颜

向上滑动阅览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成就非凡。刚刚过去的十年,广大桂阳儿女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在古郡大地上书写了一张精彩答卷:脱贫攻坚硕果丰盈、乡村振兴动力澎湃、传红推绿融合交响、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家居产业园

乡村振兴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中国大地上成千上万个“十八洞村”自此精准发力,精细“绣花”。无数个“飞针走线”中,桂阳县的锦绣画卷也徐徐展开,一个个扶贫产业结出硕果,一片片田地变身“聚宝盆”,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

8月9日,桂阳县桥市乡天堂村,脱贫户程国荣正在自家玉竹基地里忙碌。阳光照耀大地,玉竹苗茁壮成长。忙完这会,程国荣还要赶去村里的玉竹种植合作社务工。“自家10亩玉竹平均一年收益7万多元,加上村里药材合作社土地租金、年底分红、务工工资,一年收入达8万多元。”谈及收入,程国荣晒出了“成绩单”。

以前天堂村因离城较远,村民没有发展支柱产业,只能守着绿水青山受穷。通过党建引领,当地大力发展蔬菜、药材等产业,通过企业帮扶壮大了集体经济,从而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此前,仅该乡湘嘉佳药业对接贫困户就达151户375人,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每人每年可分红约4000元。周边农户通过订单引导、种植玉竹等中药材也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桂阳县“按方就诊”“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劳务输出五大产业。依托“桂阳烟叶与优质水稻、中药材种植、太和辣业、景湘源大豆、农博园农产品深入加工”等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合作社+贫困户、生产基地+贫困户、就业扶贫+贫困户”等形式的产业就业扶贫模式。

景湘源公司、欧阳海米业、太和辣业带动了1600户贫困户种植富硒大豆、优质水稻、优质辣椒1.5万亩;力诺制药、丹桂园药业、湘嘉佳药业带动120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7000亩;2000户贫困户与农博园生态农业、和顺农产对接进行“麻婆土鸡”生态养殖……一串串喜人数字的背后,是脱贫攻坚有力迈进的铿锵足音。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桂阳县大力实施“1172”扶贫工程(一套手册释民惑,一个工程暖民心,七项基金解民困,两个机制保成效)。通过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基金、金融产业扶贫发展基金、教育扶贫基金、医疗救助保障基金、低保兜底脱贫基金等七项基金,按照处级干部帮扶4户、科级干部帮扶3户、一般干部帮扶2户、村干部帮扶1户的模式,把扶贫责任压实到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实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3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12052户29870人全部脱贫。2016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分别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是郴州市脱贫攻坚期内唯一获得三次省先进的非贫困县。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6月,桂阳县选派由216名队员组成的6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22个省级重点帮扶村、20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轻村和26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驻村帮扶,奏响了一曲生动的富民乐章。

太和镇潭沙村,是典型的小农村庄,传统作物为烤烟和水稻。为了增强潭沙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工作队想方设法,在保障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引产业、延链条、促发展,潭沙村产业兴旺、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

2021年12月,工作队引进了40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资金入股,阳光玫瑰葡萄挂果后农户每年可获得分红,预计明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工作队还联合村委会与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合作,在潭沙村建设黄精试种基地,计划在全镇推广黄精种植2万亩,把太和镇打造成为“黄精特色小镇”。

2021年以来,6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目标,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精准帮扶,着力打造一批“烟稻村”“水果村”“药材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起步、农民全面发展,累计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1235件,协调资金8512万元,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标准农田

红色传承篇

桂阳是革命老区,湘赣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富。十年来,桂阳县不断推进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让红色记忆历久弥新。通过对红色革命遗址实施分类保护,让红色基地串珠成链,桂阳县打造了“一馆两线七个基地”红色地图,让红色资源因保护利用而生动鲜活。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突破封锁线进入桂阳。在梨山宿营时,行军数日的红军,宁饥不尝,无人摘吃乡亲们的一颗梨子……”初秋时节,在桂阳县夜宿梨山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李安田正动情地给游客们讲述着“夜宿梨山 秋毫无犯”的故事。该基地通过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长征文化体验馆,设有三折幕影院、红军互动墙、枪战体验等板块,让红色景点“有声有色”。“通过触摸红军互动墙,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我会坚定信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奋斗书写理想的新篇章。”游客陈柯宇说道。

欧阳海是桂阳不朽的精神丰碑,欧阳海故居是桂阳最闪亮的红色地标。1963年,欧阳海舍身推战马,挽救了列车和数百名乘客。如今,欧阳海虽已离去半个多世纪,但他舍身为民的英雄气概,依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每逢节假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欧阳海故居,重温英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2021年,桂阳县发起“弘扬欧阳海精神,解放思想加油干”动员令,让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从欧阳海精神中汲取精神之钙、理论之魂、为民之情、奋进之力,汇聚全县上下之智,干出新合力。

桂阳县将优质红色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把红色基地打造成红色书屋、红色学校,邀请红色后代、当地乡贤、文化名人担任讲解员,确保红色故事“讲得活”。每到周末,桂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都会传出朗朗书声,孩子们在红色基地里开展读书分享会,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此外,红色电影《欧阳海》、湘剧小戏《夜宿梨山》、MV《那夜星星亮晶晶》……系列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桂阳县以创促活,让红色资源生机勃发。

红色资源“乘数效应”被激发,桂阳县“一馆两线七个基地”红色地图的综合效益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发展国家AAAA景区1家、国家AAA景区2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7家,以欧阳海故居、夜宿梨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的综合旅游体正在形成,全县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过60亿元。

抗战老兵给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

生态文明篇

巍巍群山连绵起伏,山起伏到哪里,绿色就蔓延到哪里。桂阳就掩映在这连绵的绿色中。

悠悠舂陵奔流不息,水流淌到哪里,绿色就浸润到哪里。桂阳就滋养在这奔流的绿色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桂阳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桂阳的责任和潜力。十年来,桂阳县坚定守住绿水青山,一路逐绿前行。跻身“国家园林城市”,“舂陵国家湿地公园”获得国家授牌,宝山国家矿山公园被评为湖南唯一的矿业类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泗洲山国家石漠公园申报成功……一个个亮眼的“绿”字招牌,展现近年来桂阳向美而行、追青逐绿取得的可喜成绩。

舂陵江是桂阳的母亲河,属湘江一级支流,过去曾因非法采矿采砂、非法捕捞等导致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019年,桂阳县开展全流域协同治理,打响舂陵江“清四乱”专项整治攻坚战,推行“河长制”,476名县乡村河长走马上任,群防群治“一盘棋”操控,共治理水面1.8万亩。如今,舂陵江一江碧水、两岸青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白鹭结伴成群,聚时一片白,散时如星点,与周边的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画卷。

桂阳自古被誉为“八宝之地”,宝山采矿史可追溯到汉代,“城以矿兴、矿以城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环境破坏也曾让宝山一度成为一座“荒山”。为了让矿山复绿,桂阳县累计投入2亿余元对矿山进行修复,在206亩山头进行绿化。依托宝山悠久的矿冶历史文化,精心打造了湖南省首个工矿旅游项目。如今,这里矿区变景区,站在中国最大的铜钱币雕塑——“桂”字开元通宝下观光眺望,穿越千年的历史尽收眼底,目之所及皆为青山,成功获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胜地。

桂阳县明确“一长四员”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全县初步划分管护网格355个。“林长”当家,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一年、两年、三年……荒山荒地渐渐被绿色覆盖。木成林,林成森,勾勒出一条生态健全、植被完善、青山连绵的绿色天际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蕴含美丽,绿水洋溢幸福。十年来,桂阳生态保护展现大成效: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1.15%、41.88%,全县8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以山为骨、以水为魂的古郡桂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发展篇

十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坚持走创新驱动、开放协作、可持续发展道路,园区实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加快聚集、优质企业抢滩入驻、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发展成效喜人。如今,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桂阳高新区形成“一区三园”格局,以有色、家居、石墨新材料等“七大百亿支柱产业”发展为指引,一幅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新型工业产业画卷在拼搏中精彩擘画。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桂阳县大力实施“桂商回桂工程”,以乡情亲情为纽带,充分发挥知名人士、经济能人等各界人士联系广泛的优势,构建引资桥梁。2017年,在东莞桂阳商会会长周劲松的牵线搭桥下,桂阳县采取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的模式,引进广东家具协会合作开发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成为全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产业链整体招商落地的家居产业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万亩,总投资200亿元,目前,签约企业130余家,开工落地企业70余家,已有楚荣、港艺等竣工投产企业20余家;园区建成后,将实现综合税收1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5万人以上。

今年7月9日至10日,2022年桂商大会隆重举行,在外知名湘(桂)商、新桂商、拟投资桂阳客商代表,异地桂商(协)会、在桂异地商(协)会负责人等140余人齐聚桂阳。会上集中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达253.45亿元,涉及有色、家居、新能源和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其中,与湖南黄金集团签订的宝山区域绿色低碳循环新型矿山建设项目是桂商大会签约项目中金额最大的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利税1.5亿元。“桂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矿业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很看好桂阳的矿业产业发展。”项目负责人王尤安说道。

如今,桂阳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正加速发展,有色科技产业园集聚了银星、皓钰等一批实力型企业,形成了以铅、锌新材料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了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专业园区。

近年来,为了回馈家乡,退休之后二次创业的周世忠将他的通航事业引进桂阳,开创了湖南自主研发通航飞机的先河,也为桂阳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阳坚持产业主导、全面发展,全力以赴兴产业、强实体,工业产业发展势态较好,规模实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铿锵步伐,工业园区总产值由2010年的85.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38.5亿元,主导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6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08.42亿元。桂阳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有色、家居、石墨新材料等七大百亿产业齐驱并进,正阔步走进千亿产业新时代。

荷叶镇 矿区变茶乡

营商环境篇

近日,桂阳农商银行前往桂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不动产证,仅仅用了半个小时。“以前办不动产证最少3—5个工作日,来来回回要跑很多趟,现在只要半小时就能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桂阳农商银行向阳路支行行长曹韶金深有感触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阳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市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年初经第三方严格评估,桂阳县上榜湖南省“营商环境改善和社会信用建设成效明显的县”。

桂阳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桂阳县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工作机制,专门设立优化营商环境“110”投诉举报中心,大力实施“护商安商”工程。桂阳县实施县级领导“结亲”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安排62名县级领导、28个县直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与200余家重点企业结对帮扶,23个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营商重点任务、服务举措、监督方式撰写《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一站式”“母亲式”服务,先后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誉,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榜单,“一件事一次办”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奖励。

桂阳率先开展“四减行动”(减材料、减时间、减程序、减跑动),实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减少40%以上。创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一把手流程”,现场协调办理群众“难办事项”,群众满意率100%。并为新开办的企业免费刻制印章,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实行“一窗并联办理”审批工程建设项目,“一套流程办完”审批企业开办,“一站集成办结”审批财产登记,并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和网上办理业务体验区,审批时限在省定基础上再压缩15%至30%。设立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赋予桂阳高新区行使118项县级权限,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派驻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两员”,推动政策第一时间落实、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打通服务企业和项目“最后一公里”,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打造持续增长强引擎。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高,市场主体数量跃上新台阶。仅今年上半年,桂阳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300余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0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10亿元,稳居中部经济百强县。

民生改善篇

凉风送爽,蝉鸣声声。在桂阳县蒙泉路桂园小区,69岁的刘中和老人正和一群老友在庭院里下象棋。“小区改造后,环境更好了,我们也愿意在院子里活动。”老刘掰着手指,细数身边的变化。桂园小区属于老城区,因建设年代较为久远,雨污未分流,小区环境不容乐观。去年底,桂园小区提质改造提上日程,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小区亮化等工程也陆续分步实施。如今,小区重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整洁净,一扫从前坑洼不平的颠簸;粉刷一新的楼宇墙裙,让一栋栋老旧的居民楼焕发出了新的神采;新安装的路灯、护栏,让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在家门口就能让北京专家看诊,真难得!”在桂阳县中医院接受诊疗的蒋定英竖起了大拇指。近年来,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桂阳紧紧围绕打造健康桂阳、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目标,引进专家团队,打造龙头医院,推动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随着健康桂阳的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医疗、养老、健康管理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医疗技术也因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迅速提升。

8月8日,桂阳郡山小学施工地上,工人正在粉刷墙体,为今年9月该校能顺利开学作最后的冲刺。“珺山小学可以提供2160个学位,学校竣工后可以接收文化园校区、城南完小和蓉峰完小一部分回流的学生 。”桂阳县教育局基建股唐少青介绍说。珺山小学投入使用,将进一步缓解片区招生压力,让老城区和新城区招生进一步回归到正常轨道。近年来,桂阳县始终坚持把加快学位建设、消除大班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作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2018年至今,共投入资金28亿元,增加义务教育学位36631个、高中阶段学位11000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清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办好办实“关键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改善民生,桂阳始终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力打造“幸福桂阳”民生系列品牌,深入推进“十大惠民工程”,促发展、稳就业、惠民生,让群众能安居乐业,幸福共享,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桂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040元,增至2021年的42554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0213元,增至2021年的24859元。

十年砥砺奋进,展现古郡新貌。

十年逐梦振兴,实现跨越发展。

无愧今朝使命担当,不负明天伟大梦想。广大桂阳儿女正勇立时代潮头,发扬“冠军精神”,埋头苦干、敢为人先,创造下一个发展奇迹,为争创“全国百强县”而努力奋斗!

我看这十年·廖喜仁:很安心,有信心

过去十年,桂阳人廖喜仁经历了从家乡到东莞、从东莞回家乡的职业迁徙。这十年,他也从一名家具行业的普通员工成长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东莞素有“东方家具之都”的美名。2015年之前,廖喜仁已离开家乡到东莞家具行业打拼多年。当他得知公司准备在桂阳县投资建厂,他怀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桂阳公司初创团队,开始二次创业。

“回乡创业,我们当时最担心的还是桂阳的营商环境。”廖喜仁说,家具制造企业有着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对于投资地的选择,营商环境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若环境不优,那么企业发展将举步维艰。

事实上,他的顾虑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一次公司办理房产证等相关手续过程中,当地政府针对楚荣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容缺办理”模式,提前发放相关证照,为公司银行融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17年,桂阳县采取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的模式,引进广东家具协会合作开发了湖南(广东)家居智造产业园启动建设。

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131家企业签约入驻。廖喜仁团队创办的湖南楚荣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首批入住企业之一。

入驻园区五年间,楚荣团队从最初的8人壮大到200多人,公司年产值也从2018年的2500万元提升至2021的近1亿元。

“不光是企业自身发展,园区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廖喜仁表示,随着园区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他们企业目前的采购成本较2019年下降了20%,设备使用率也从之前的30%提高至80%。

这十年,有服务型政府的担当作为,有高规格园区持续发展的活力。“在家创业,很安心、有信心!”廖喜仁说。

来源:新桂阳

编辑:刘艳萍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