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探微|郑欣荣:刘长卿诗中的“芙蓉山”在桂阳

来源:新桂阳 作者:郑欣荣 编辑:欧阳泉 2023-02-15 14:47:51
—分享—



桂阳县芙蓉山子龙亭至阳 摄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五言绝句,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明,但含义十分深刻,是为千古绝唱。当代,学者们研究刘长卿成果越显丰富,这首诗产生地——桂阳的“芙蓉山”,呈现耀眼的光芒。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地区

刘长卿生卒年尚未确论,新旧《唐书》均没有为之立传,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颇为激烈。从他的诗歌大体推定,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约公元726——790年)。

当代学者把他定论为“大历诗人”,宋代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中称其“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肃宗760——唐代宗763)。可见他在肃宗时已颇有诗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肖献军教授《刘长卿湖湘诗重系年》(《中国文学研究》2011第1期)一文,把刘长卿湖湘经历,归纳为四个阶段:一、乾元元年至上元二年贬南巴过湖湘;二、大历二年至大历四年巡岳州;三、大历六年春至大历八年秋出使湖南;四、大历八年秋至十年秋贬长沙。

其中,乾元元年秋作《赴巴南书情寄故人》《寄万州崔使君》《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重推后却赴岭外代禁止寄元侍郎》《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入桂渚次砂牛石穴》等等。

在大历二年至大历四年巡岳州,作《送李侍御贬郴州》《酬李侍御岳阳见寄》《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洞庭冯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等等。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诗中有:“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据《舆地广记》载,梅岭在虔州,因而此次刘长卿所走的不是沿长江而下洞庭的水路,而是从杭州走陆路进入抚州,再由抚州过梅州领入虔州,然后再进入郴州,即今天的桂阳。

因此可以确定,《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为唐乾元元年至上元二年贬南巴过湖湘时所作。

元元年,刘长卿从任上免职,作《时平后春日思归》,其后入狱,出狱后贬南巴。本年秋进入湖湘境内,作《赴巴南书情寄故人》诗中有“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表明已进入湖湘境内。“直道今何在”“裁书欲谁诉”可以看出应在重推之前。本年秋“会同谴有叩阍者”,刘长卿案件得以重推,得知消息后,刘长卿东归,在湖湘境内作《寄万州崔使君》,诗中有“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而无语涉及自己贬南巴,可见作于回归时。重推后贬南巴回归在春天,因而只能是重推前贬南巴回归时作,据考,崔令钦于乾元元年任万州刺史,也可以与此诗相证。

然而重推并没给他带来好运,乾元二年,重推后仍维持原判,再次赴南巴,于上元元年春与李白在余干相别,写下《将赴南巴至余干别李十二》,然后走陆路至梅岭,写下了《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上元元年秋,再次进入湖湘境内,作《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中有“却访巴人路,难期国士恩。……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秋杪江亭作》诗中有“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诗中有“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此年初冬到达南巴,之后写下《新年作》有句“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可见已达贬谪之地。又《旧唐书》载,乾元三年“闰四月……己卯,以星文变异,上御明凤门,大赦天下,改乾元为上元”。估计刘长卿这次被列入了赦免范围,但消息从长安传到南巴,要等到几个月之后,因此刘长卿北归至湖湘郴州桂阳境内时,已是上元元年的冬末,大雪弥漫时。上元二年初春,他经舍人渡登船,从舂陵江入湘,渡过舂陵十八滩的牛牙缝滩后,写下了《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中有句“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后,往返于扬州、苏州间,宝应元年入淮南幕。


芙蓉山风光至阳摄影


刘长卿过境时的桂阳

桂阳,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自大汉开国之初(前202),纵跨岭南设置桂阳郡,曾为西汉金官、汉唐郡治治所。隋唐时的郴州、桂阳同为一地,平阳城为附廓。隋唐时期,州、郡名变化,桂阳郡、郴州曾经一地二名,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郴州桂阳郡,旧书志郴州,隋桂阳郡。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郴州”。

清康熙《郴州总志》记载:唐肃宗乾元元年改桂阳为郴州,治平阳(今桂阳州),统临武、郴、义章、高平(义章分立)资兴(即兴宁)义昌(即旧卢阳)、蓝山,凡八县。

桂阳是以大凑山为依托的铸币重镇。桂阳的矿冶历史年代久远,秦始皇伐南越,五岭发现了桂阳的宝藏。但有规模有建制的矿产采冶记载,则始于西汉桂阳郡“金官”。汉廷51家矿冶管理机构(含49处铁官),江南唯桂阳一处。蔡伦“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后汉书)唐代沿袭“金官”之制,设“桂阳监”,掌管采矿和铸钱。

唐《元和郡县图志》:“桂阳监,在城内,每年铸钱五万贯”。“郴州平阳县出铜矿,供桂阳监鼓铸”。

清光绪《湖南通志》卷三:桂阳监,唐于郴州境置,掌铸钱。晋天福初,以临武、高平(今蓝山县)二县益其地。

盐铁使李巽以郴州平阳铜坑二百八十余,复置桂阳监,以两炉日铸钱二十万。天下岁铸钱十三万五千缗。(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四

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武宗会昌年,……扬州节度使李绅乃于新钱背加“昌字,以表年号而进之,有敕遂勒铸钱之所各以本州郡名为背文,于是……湖南以‘潭’字在穿左;……桂阳监以‘桂’字穿在右。”“唐咸通十一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宋]洪遵《泉志》卷三《正用品下》)

《九域志》:平阳县有大凑山、大板源......九银坑。

大凑山就是今之“宝山”,桂阳城依大凑山矿冶而生。三国蜀汉,遣大将赵子龙取桂阳,就是取这里的矿冶。赵子龙在桂阳任太守三年,为刘备伐蜀提供了经济后盾。

因为矿冶的发达,桂阳有舂陵江水路上潇湘,有经临武下广东的陆路。因此,又有了“襟带湖湘”“控引交广”“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的地理优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中的“芙蓉山”就在桂阳

蜀汉大将赵云(字子龙)计取桂阳,屯兵芙蓉山,守护古城和大凑山矿冶。唐代以来,古人在芙蓉山巨石上刻“子龙屯兵处”,在芙蓉山脊建“护英祠”,山下建“子龙庙”,今古祠庙虽已倾毁,但古人的诗作犹在。后人在芙蓉山下开辟子龙采石场,掘出“子龙箭簇”。芙蓉山山下东侧“蒙泉”及古碑依旧,山之西侧的子龙村,原是为子龙旧部所辟。

如此铸币重地,汉唐的达官贵宦,文人骚客在桂阳来往频繁。芙蓉山依附大凑山南,距桂阳古城仅二里,海拔并不高险,山峰清秀俊雅,峰前峰后一直都有人家居住。南下的刘长卿在风雪夜中经过桂阳,借宿芙蓉山人家显然是顺理成章的。

宋以来,各类古籍诸如《舆地纪胜》《方舆纪要》《方舆胜览》等皆有桂阳“芙蓉山”词条:“在城西北,诸峰左右特出,山下有泉,曰蒙泉。”明天顺《一统志》,清《一统志》《湖南通志》皆有记载。

清(《桂阳直隶州志》)说它:“石笋翠微,秀戴灵土。上峰丹青鲜润,卷烟欲吐,如菡萏之蕊,故曰芙蓉山。桂阳城别号‘蓉城’由此而来。”

民国臧励和等编纂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历时十年,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35年再版,是解决阅读我国古代史籍有关地名问题的专门辞典。其“芙蓉山”词条载:山东临沂县南;福建闽侯县;湖南桂阳县;湖南宁乡县;广东曲江县。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徐玉如,在《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3期)的论文里表示:史籍没有刘长卿到过山东的记载;长沙大学、沩山风景区管委会喻立新在《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3月刊)的论文也证实:宁乡的芙蓉山旧名青羊山,今名沩山。福建、广东曲江县的风雪是很难有的。

另据作家陈秉安先生证实:民国时,桂阳的文士陈毓华(清末北洋大臣端方幕席、民国南京行政院秘书,叶剑英元帅连襟。)在桂阳“逸安”居去世时,曾留嘱后人:“葬刘随州诗处”。“刘随州”者,刘长卿也。说明至少在民国前,文化界普遍认为刘长卿诗中的“芙蓉山”即是湖南桂阳城西的“芙蓉山”。

作者简介:郑欣荣,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桂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来源:新桂阳

作者:郑欣荣

编辑:欧阳泉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646746/59/123170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