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原郴州地区行署专员欧阳纯同志(上)
欧阳纯(1926-2001),名乐,又名淳,号纯,出生于桂阳县泗洲乡上阳村,父亲欧阳光庭曾在孙中山组织的广东国民革命军里干过文书和炮兵团的副团长。欧阳纯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获社会学士学位,在读大学时参加地下党秘密组织,1948年受组织委派和干训班同志到湘南游击队参加解放战争,上世纪五、六年代曾在郴州市委组织部、衡阳市委、沈阳601厂(直属中央冶金工业部)工作,文革结束拨正反乱时任郴州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任行署专员(1983-1985)。
曲线救国
欧阳纯从小崇向革命,青少年时就是有思想有主见,敢于反抗霸道的人和不合理的事。
在欧阳纯读小学的时候,有外地的两个青年人跑到学校里来演讲。开始,只有师生在听,后来,在学校旁边看牛的、砍柴的,甚至在田里犁田的老农也都进来听了。“东三省要一定要收复呀!日本货决不能卖!……”俩人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吸引着欧阳纯,“打倒列强!除汉奸!……”这首歌更是牢牢地镌刻在欧阳纯幼小的心灵里。“我们为什么穷?我们为什么总是挨打?”欧阳纯想不通。
1934年秋冬的一天,村里有陌生人在说“红军先头部队打到了流渡桥了(今桂阳县流丰大桥),很可能经过上阳村到常宁这边去。又说红军都是臂上缠红布的,杀人放火,共产共妻,无恶不作,大家赶快带着粮食到山上躲起来吧!”欧阳纯和母亲在山洞里躲了十来天后下山,情况却全然不是这样,红军过流渡桥纪律严明、买卖公平。那时,他就想:“红军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要把他们说得那么可怕?而实际却是那样的好!恨不得亲眼看看才好!”
1939年秋天,欧阳纯来到衡阳船山念初中,当时正是抗战时期,为避免日本鬼子的狂轰滥炸,学校搬到了衡阳栗江,住在一座名叫西山寺的大庙里。师生们生活过得十分艰苦,而学校的那个事务主任却把伙食费贪污了,平时态度粗鲁,为人霸道不讲理,对学生非骂即打。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快轰动起来,欧阳纯义愤填膺,带领同学们向学校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驱逐管事务的“大肥猪”;二是彻底偿还贪污款项;三是建立伙食委员会,民主管理,每月公布一次伙食费。学校当局开始只同意二、三条,而对第一条则企图修改为要事务主任当众检讨了事,欧阳纯和同学们坚持不让,罢课一星期,最后逼得校长从省教育厅赶回来亲自出马答应了全部要求,才算平息。自此,一些过去喜欢打骂学生的教职工,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了,他们无不为此感到高兴。阳纯懂得了:有些人,尽管看起来很可怕,其实是纸老虎,只要你敢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945年7月,欧阳纯考入广东国立中山大学。在这里自由民主、政治斗争的气氛比较浓厚,是一个追求进步培植革命理想的圃地。欧阳纯很快地成长为进步学生,和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47年,欧阳纯和同学们联合广州市的一些大、中学校开展了“反美扶日运动”,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而后不久,在广州地下党和其秘密外围组织“爱国民主协会”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游行示威运动,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五?三十一”运动。广州市内的不少大中学校都参加了这次运动,很多进步教授也加入了游行队伍,欧阳纯带领同学们走在前头。国民党广州行辕对此早有准备,他们这次不但是收买了伪海员工会,而且雇用了一大批流氓。他们在长堤一带拉起铁丝网、架起机关枪,企图打乱游行队伍,并用刀棒朝学生队伍砍砸,欧阳纯和同学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可他们还是手挽手地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奋勇前进!
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欧阳纯和同学们辗转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伟大!经过一次次铁和血的洗礼,欧阳纯一步步成长为进步青年,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革命青年。在漫长的斗争中欧阳纯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一个新中国!跟着党走——永远错不了!
转战南北
欧阳纯年轻时转战南北,但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紧跟党的步伐,可见他既能力非凡,又意志坚定。
1949年四月,组织决定抽调一批在学校可能被害的同学去参加湘南游击区的工作,欧阳纯接通知“立即离开中山大学到香港华南分局听候分配”,与他同行的还有刘良仁、彭开起、李德隆等同学。
欧阳纯和同学们来香港,再从香港转深圳转广州,在乐昌下车后,一路翻山越岭,最终按规定时间进入了湘南支队汝城龙虎洞根据地。1949年6月25日汝城解放,湘南游击队进城后,欧阳纯和几个中山大学来的同志立即编入了支队司令部直属下的干训大队,大队长是金星同志,欧阳纯被任命为民运工作队长,配合汝城县军管会和县大队留在汝城县坚持工作。欧阳纯和同志们协助何维琪部看守土匪胡风璋,掩护伤病员,发动群众组织贫雇农会巩固根据地,下乡筹粮支援前线,把革命工作开展得如茶如火。也就是在这一年,久经考验的欧阳纯同志被上级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举行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欧阳纯作为郴州地区党代表团秘书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省委派鲁践同志任郴州地委组织部长,并从其他地区抽调出一大批南下干部充实到郴州地区。会后,欧阳纯一直跟着鲁践同志在地委工作,先到资兴廖市,继而在郴县陈家湾进行土改试点工作。期间,欧阳纯根据地委指示协同桂阳县委在浩塘乡举办了建党训练班,整顿建立了郴州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经验由鲁践同志亲自主持在地委组工会议上进行重点推广。
1952年秋天,土改工作完成后,省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将郴州、衡阳、零陵三个地委合并组成湘南区党委,代管衡阳市委。欧阳纯随着湘南区党委的成立来到了衡阳,任区党委组织部委员和办公室农村工作组副组长,实际是区党委副书记周志余的工作秘书,1953年初周志余兼任衡阳市委书记时,欧阳纯被调到衡阳市委任办室主任。
上世纪50年代,“转业”是指由地方党政工作转到工业建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54年4月,省委经请示中央后决定,将湘南区党委湘南行署撤消,由原区委副书记周志余同志带领一大批县级骨干转调沈阳601厂工作,欧阳纯有幸被选中,为此,省委在长沙专门为选中的干部召开了欢送大会。
在沈阳的那几年,欧阳纯的工作任务有起有伏,担子有轻有重,但欧阳纯对革命一直是激情满怀。1957年,时任中央冶金部部长吕东对欧阳纯说:“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是目前冶金系统最主要的科研单位,需要加强领导,你去当所长兼党委书记,不要怕嘴巴没毛,说话不牢,年青人大胆的干,干出一番事业来。”吕部长的这番话,对欧阳纯是莫大的鼓舞,一直激励着欧阳纯兢兢业业的工作、鞭策着欧阳纯艰苦卓绝地前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上有了质的飞跃,在中科院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吕东部长亲自提议要欧阳纯介绍科研所的整顿和发展经验。1958年,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由于成绩突出,欧阳纯所长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然而,由于全国浮夸风的盛行和反右击运动的开展,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的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欧阳纯对此不理解也不愿意盲从,科研工作照样开展得有声有色。
多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严重损坏了欧阳纯的身体,经两省组织部门的研究,1962年欧阳纯从辽宁沈阳回到湖南郴州工作。郴州地委领导安排欧阳纯在专员公署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全区工业系统的工作。那时工业方面处于“关、停、并、转”阶段,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贯彻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了企业的“关、停、并、转”,欧阳纯从全局出发,亲自带队反复调研,而后下定决心,关掉了既无原料基地,又无技术前途的工厂,停建了某些因资金不足规模过大难于经营的一些新办企业。而对机械厂,欧阳纯则一律采取保存措施,这在全省都是个例外,也就为以后郴州的工业发展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基础。
本文根据欧阳纯的《自述》,结合欧阳纯的侄儿的讲述整理而成。
作者:颜石敦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