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山绿水育诗人

作者:王霁 编辑:陈祎 2013-10-21 10:32:31
—分享—

  上午的阳光洒在“电毛驴”身上,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汝城县郊附城乡的“磨刀村”驶去。

  从九龙大道转进东溪村,一路往上走,田园气息迎面扑来。山谷中的房屋、菜地、山塘,无不渗透着田园生活的悠闲。

  转过一个个陡峭弯曲的坡,看似无路可行了,转眼又豁然开朗,一片田野又展现在眼前。如此循环再三,让我有“曲径通幽进桃源”的感觉。

  在一座幽静的院子前我停了下来,正在琢磨是不是磨刀村的学校,一位朴实的中年汉子见我到来,立即开了大门把我迎进学校内的村委办公室。“你就是朱支书吧?”我估摸着的问道。“我就是朱爽声,接到你的电话后我一直在等你。”汉子爽声答到。我们一见如故,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握手寒暄。

  我与朱支书在网络上相识,之前没见过面,今天特地来拜访他。也许是我俩都爱好文学的缘故吧,初次见面那“物以类聚”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

  个子孰实的朱支书,脸上写满了诗歌的内容。他已经出版了两本诗集,还有更多没有铅印的作品,真不愧是名列全国百名农民作家的诗人。

  我们的话题围绕着诗歌和文学,没有半点生疏感。我们诉说了各自的人生经历,真是感慨不已。我们都有过苦难的童年和磨砺的青年,难怪朱支书有那么多诗的语言!人要有所创作和成就,必然要有痛苦的磨砺、寂寞的锤炼、文化知识的修养,胸中不蓄满精华就写不出炉火纯青的文字。

  早起的农夫\沿袭已久的习惯\烟锅轻轻一磕\把沉睡的太阳唤醒。这是朱支书的一首小诗《晨》,寥寥几句短语,把一个老农的形象和农村幽静的清晨刻画的意境悠远。

  话逢知己时光短,眨眼中午到了,我还有工作任务在身,不得不告辞。出得门来,满目的青山绿水又映入眼帘,难怪有这么灵秀的诗人,是这青山绿水给了诗人以灵感,是这青山绿水孕育了这位才艺俱佳的诗人。

作者:王霁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