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的中秋

作者:郑欣荣 编辑:陈祎 2013-10-21 09:54:51
—分享—

  中秋,明月高挂,天地澄明,不知有多少人为之畅想,为之兴奋,为之忧愁。

  在乡村,中秋也是一个具有煽动性的节日。这时节,熬过了夏季的烈日,大地有了爽爽的凉意,瓜果蔬菜、稻子进入最好的成熟期,一片片,一亩亩,浓叶层叠,颗粒饱满。

  时近中秋,农事不那么繁忙,瞅着日历上火红的“中秋节”,庄稼人容光满面,内心荡漾着撩人的心事。中秋讲的是团圆,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一定会回来;在城市上学的儿孙也会鸟儿般飞入爷爷奶奶的怀抱;已经长大的闺女准会把谈着的男朋友带来;热恋中的儿子先会牵着姑娘的手而来,然后提着礼物去准岳丈家送节;平日嫌炒作繁琐的农家菜,今天无论怎样都要搬上桌,和今天的月饼一样,让全家人吃出特别的情意。

  乡村的中秋,有甜蜜、有故事,也有难言的愁绪。老人们说,中秋是农历中最明亮的月夜,也是最富灵气的月夜。这一夜,月悬中天的时候,会有兔子在明晃晃的十字路口,抬起前腿拜月,如果兔子得到月亮的灵气就会成精,成为兔子精。所以,人们只在自己院子赏月、拜月,不会去叨扰兔子这难得成仙的机会。

  对于这个传说,我曾经深信不疑,月宫里的嫦娥不就是抱着兔子吗?的确也没有听说哪一户农家人或是哪个狂傲不羁的大诗人到荒郊野外去赏月的。可是兔子精呢,谁也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对谁造成伤害。

  桂阳许多乡村,中秋节里鸭是必不可少的菜肴,更是礼物。用鸭做礼物送的必定是女婿,不管是新婿还是旧婿,中秋节送给岳丈家的礼物中,一定有一只鸭子。不过,送鸭子肯定不会是因为鸭的美味,也不会是贪念鸭肉的营养。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习俗呢?

  后来听说,民间杀鸭子的习俗源于元朝,与老百姓娶媳妇有关。旧时方言“鸭子”与元朝的“鞑子”谐音,以“杀鸭子”为暗语,相互约定诛杀残暴淫邪的“鞑子”是为保护即将迎娶的新娘,怪不得总是女婿将鸭子送到岳丈手上。

  乡村啊,用团圆的喜悦、难解的神秘、难言的乡愁丰富着这个千古不朽的节日,让后人反复品味,细细咀嚼。

作者:郑欣荣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