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宝山史话(四):宝山和大凑山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3-10-21 09:18:58
—分享—

  “宝山”文字上的传名,最早见于章侁所作的《烹丁歌》:“某生不幸生北乡,此去宝山七十里”。《烹丁歌》是章侁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任桂阳监判时所作,距今970多年,也就是说970年前就有宝山的称呼了。口头上称呼“宝山”的可能还要久远,只是现在无法考证。至于为什么叫宝山,从事宝山研究的人认为是自古名山多宝藏,取山中藏宝的意思。但近年来,随着宝山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宝山的得名可能与宝王庙有关,因为祭祀宝王庙是宝山特有的文化现象,而且宝王庙建在宝山上。《梁书》记载的后梁有关祭祀宝王庙的史实,清朝张九钺为我们留下的《祭大辏山文》等为宝王庙作了注脚。据《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载,“州县专祀皆其地山川灵神也,各有主,桂阳最重银矿。矿有神曰‘三堂’。城北禹帝祠,曰镇龙堂,北堂也;西宝王祠,祀大凑山神,中堂也;南灵涧侯祠,南堂也。祠自唐始。”唐朝时就有宝王庙存在,据此推测,宝山在唐朝时就开始叫宝山了。据桂阳城一些健在的老人回忆,民国时期,宝王祠依然存有旧迹。自古山岭相通,而岭更注重两层含义:即山的干系,其次是经过人文开发利用的山,宝山有这两方面的因素,又被俗称为宝岭。

  宝山的原始名称大凑山,而大凑山又源自大凑冈的记载。据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引自旧志阐述桂阳的一段话:“桂阳州产银。宋天禧三年,置有九坑,曰大凑冈,曰大板源、龙图、毛寿、九鼎、小白竹、水头、石笋、大富,今皆废”。然而未说明“大凑冈”的得名原因。大凑山得名原因目前都是根据《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四,山川载有“大凑山”条目:“在桂阳州西,旧志云,出银矿,当其盛时,炉烟蓊然,上接云汉,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辏,因以为名。”在另一些史书又把“大凑”写作“大辏”。辏的含义是“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引申为聚集。从训诂层面上讲,称大辏更为妥贴。

  据桂阳州城当州四姓之一的何姓《桂阳西门何氏族谱》,称大凑山为“何家岭”。该族谱《培护后山碑记》记载:“城西一山周二十里,面面相似,出银矿。至宋时,开采盛衰不一。其最盛则炉烟蓊然,上接云汉,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辏,故名大凑山,又名宝山。我族于元至正间金化播迁,肇造兹土,得买宋职方郎黄照邻旧址,迄今分住四乡,十有余所。国朝雍正之初,乃建寝庙,其间枕凑岭面鹿峰,襟城带郭,雁塔对峙,为一郡西隅大观。因山产宝,日事锻炼,冶烟所过,草木不植。当春夏水涨,山土松崩,龙脉败坏,迩来倾颓已极,其上下左右住宅,深受其害者多,不独富贵难保,而人烟亦多萧条,有心者兹惧焉。道光辛巳暨甲午屡以培山为倡,因众论不合遂寝其事。”,《培护后山碑记》文末还附有地形图,宝山后标注了何家山,何氏一直视宝山为祖龙山。何氏族谱还记载了何植苕“打狗散场”的典故。

  而桂阳州城当州四姓的其它三姓,即南门口李氏、城内曹氏、大北关刘氏都把宝山称为虎形山。为何叫宝山为虎形山呢?旧志从阴阳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桂阳城形势一僻壤耳。四山耸起,逼近城堞。升其山而内之虚实可指。五星相聚( 鹿峰为木星,芙蓉峰为火星,中阜为土星,果岭为水星,大凑山为金星),锁断湖南第一关。隘塞巩固,遥接五岭,上控三湘。分九疑而大凑盘郁,汇岿舂而诸滩险折。丹峰插汉,紫嶂连云,信伟其哉!又云大凑山山势盘纡佛郁,上干青云,广袤三十里,俯群山若儿孙焉。”大凑山为右白虎,堪舆图上把宝山叫作虎形山。宝山山麓,桂阳人习惯于叫子龙。缘于三国时赵云(字子龙)攻略桂阳城时屯兵驻地而得名。解放前还有巨大的磨崖石刻“子龙屯兵处”,可惜后来被烧石灰烧化了,荡然无存。至今只有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中“赵子龙计取桂阳”找到一些模糊的影子,而子龙这个地名却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在时序的变迁中传承了下来。

  也许是对宝山的钟爱,乡土文人将宝山岭上的石林怀古、芙蓉雪霁、西寺蒙泉等三景列入“蓉城八景”。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感受了“石笋翠微,秀戴灵土。峰上丹青鲜润,卷烟欲吐,如菡菡之蕊”的特质,因而宝山又有了芙蓉峰的雅号。大辏也好,蓉峰也罢,人们还是约定俗成地称“宝山”更加亲切。宝山是桂阳立城之本,历代都承认“实依大辏,爰置平阳”这一史实。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