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宝山史话(二):宝山和“桂”字钱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3-10-21 09:16:25
—分享—

  历史上的“桂字钱”,有两个出处,一是“桂州监”(广西)铸造,二是“桂阳监”(湖南)铸造。精于鉴赏和考据擅名的宋代董逌在其专著《钱谱》中说:“有敕名监钱背并加字,桂阳监用‘桂’字,在穿右”。为识别“桂阳制造”的钱币提供了依据。在钱币上铸字作为识别,这一创意是唐朝的李绅,也就是《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作者。董逌在《钱谱》中称:“会昌”中,扬州节度使李绅铸造开元钱,于背加“昌”字,以为别识。自从李绅首创之后,各地纷纷仿效,于是有了右穿“桂”字钱。

  桂阳采铜铸钱的最早记载是《旧唐书·食货志》:“元和三年(808)五月,盐铁使李巽上言:‘得湖南院申,郴州平阳(今桂阳、嘉禾县地)、高亭(今永兴县地)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木(今桂阳县地)等古铜坑,约二百八十余井,差官检覆,实有铜锡。今请于郴州旧桂阳监置炉两所,采铜铸钱,每日约二十贯,计一年铸成七千贯,有益于人。’从之。”李巽任过湖南观察使,对湖南的情况很是了解。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载:郴州平阳有“银坑,在县南三十里。所出银,至精好,俗谓之“碢子银”,别处莫及。亦出铜矿,供桂阳监鼓铸。”河南偃师杏园在大和三年(829)入葬的韦河墓中出65枚和开成五年(840)入葬的崔防墓中出10枚,共75枚“开元通宝”桂字钱,钱文平夷,桂字右穿,钱径23—23.5毫米,背穿上有粗阳文月痕。

  桂阳因为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银、铜、铁等多种矿藏开采和冶炼的重镇。桂阳之所以成为铸钱之地得益于宝山,宋初《桂阳图经》记载“大凑山出银矿。当其盛时,炉烟蓊然,上接云汉,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凑,因以为名。”又据记载有宝山庙在军治之西,古有盘氏兄弟三人,“以凿山治银白业”,“既没,有灵,祷之矿溢,遂祀焉。梁正明四年诰犹存”。梁正明四年当为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即公元918年。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也说“实依大辏,爰置平阳”。

  桂阳所铸的桂钱究竟有多少呢?《元和郡县图志》卷三○记桂阳监,“在城内,每岁铸钱五万贯”。每年五万贯的数量,(因历代一贯值多少没铜钱并无定数,故这里以大概1000枚小平钱为一贯,则年铸量高达五千万枚小平铜钱)不是小数。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资料得出桂钱的基本数目。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有关郴州和桂阳监的部分已经残缺。所幸《古逸丛书》卷二六所收《宋太平寰宇记补阙》保存了相当珍贵的有关桂阳监的资料。其文曰:(桂阳监)在桂阳洞之南,历代已来,或为监,出银之务也。晋天福四年 (公元950年)割出郴州平阳、临武两县人户属监……今管主客户四千四十七,丁九千二百六十口,只纳银,无秋夏税。主(户)一千五,计丁三千三百四十二。每月系银九百二两零;客二千七百八十,计丁五千四百八十八,每月系银一千四十二两有零;又有山河户二百六十二,计丁四百三十,每月银五十四两有零。

  从当今出土的右穿“桂”字钱来看,(以开元通宝为例)有以下特征:钱币属晚唐开元,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以后铸造,钱币学界一般将视为晚唐开元的典型标本;有小型月痕、对月月痕、多月痕开元或合背开元等类型;铜质发黑,含铁银等其它元素,钱文笔划纤细,“通”字的“辶”前三笔呈连续顿折状或似连非连状,多数轮廓不整,可能和内含多种成份有关。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