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夏时:朴实恳挚一巡抚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7-27 10:09:49
—分享—

  夏时(1837—1906年),字佑简,又字书命,号菽轩,莲塘大湾人。咸丰十一年补辛酉科举人,同治四年调任知县,改主事签分工部缮清吏司,后以道员分发四川候补委办机器总办。同治十二年授五品衔工部营缮主事加三级,逾年加四级。光绪九年任川滇黔边计盐务,统领安定水陆全军,特旨补授川东兵备道,晋授四川按察使署、布政史,后补授陕西布政史署,江西巡抚部院兼提都军门,赏给花翎品顶戴,后调陕西巡抚部、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御赐一品封典,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子夏寿田,光绪戊戌科榜眼。

  清史稿对夏时的评价是“竹轩朴实恳挚,宦途不甚得志”,夏时对下属的意见一般都会听从,按现在的说法是“太民主,不独断”张之洞讥其「政出多门」,但湘绮说他「略似胡文忠(林翼),胡能行志,夏齎(ji,怀抱著)志耳。」夏时是一位较开明的官员,他有几件事可以称道的。

  一、保释黄兴。章士钊《书甲辰三暗杀案》:适克强因万福华行刺王之春案牵连入狱,松坡亲冒严寒奔赴泰兴访知县龙璋,救克强出狱。时同系狱者郭人漳为江南候补道,正膺江西巡抚夏时调任江西巡防统领,在沪采办军火服装。适杨度旅沪,乃为致电夏抚,郭遂得保释,克强冒充其随员,亦获释。

  二、聘任蔡锷。陈新宪《蔡锷年谱》:“(甲辰)十二月,蔡锷被江西巡抚夏时委任为材官学校监督。不一周,夏他调,蔡锷亦辞职。”《吴谱》:“(甲辰)旋为江西巡抚夏时聘任续备左军随营学堂监督,寻改称材官学堂总教习及监督。”按,松坡为克强等求援于龙璋,而克强等出狱多赖夏时之力,旋夏时又征召松坡,其中或有关联。松坡或因奔走此案而获知于夏时,亦未可知。

  三、资助李烈钧、胡谦留日。1904年,由江西巡抚夏时资送京李烈钧、胡谦等四人应试,并东渡日本。

  四、减少杀戮。光绪三十三年,江西夏廷宜掀起抗捐运动,捣毁了统捐局、厘金卡、缉私卡、盐卡和天主教堂,击沉了两艘护卡炮船。夏时急令九工道瑞澄弹压,夏廷宜在率众再度攻打乐平城,遭清军洋枪队伏击,中弹牺牲。被捕百余人,瑞澄上报巡抚夏时将全部正法,夏说杀戮太多恐生变,只批了六人,这在清廷中是难能可贵的。但引起了瑞澄的不满。

  正因为夏时本人较民主,在江西采取了一些较为民主的措施,引起了清廷的不满,于是将夏时调任陕西巡抚,还加了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加衔是清制,总督基本加兵部尚书衔巡抚一般都加兵部侍郎兼右副都御史衔。

  但夏时在陕西为任一年时间,1906年六月夏时免职。

  据陕西巡抚曹鸿勋年表,曹于光绪三十一年正月(1905年2月)调补湖南布政使,同月擢陕西巡抚。可知夏时是1905年2月被免陕西巡抚。另据《清史稿督抚表》夏时免陕西巡抚在光绪三十一年。而《湘绮日记》记载: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赴陕,夏时在任。及十一月二十六日行至商州,《日记》记云:“州牧遣迎,樊司使遣讶,帅者已将交卸,代者劳牧,云甚明白,未见来,即不明也”,说明夏当时免职应为1905年9至10月间。又从《日记》中得知,夏虽免职,却仍在西安招待湘绮。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记载:夏时1906年五月二十四日病于陕。

  又从樊山诗集的《菽帅用前韵见赠》

  雪际消摇一鹤翩,望中紫白两峰连。不衣自暧春风座,有酒消寒小雪天。

  威凤羽仪双阙下,老梅辈行百花前。故人归听潇湘雨,港曲烟深一钓船。

  《九月甘十一日为菽帅生日,越二十日竹帅又生,又二十日增祥生,赋称两帅一笑》

  四十日中送称寿,亦如隔八应黄钟。差排甲乙刚匀称,揽揆庚寅小异同。

  共作一龙头腹尾,合作三友竹梅松。何如文赋同居洛,群实叼陪末座中。

  从诗中可看出,先是夏时九月二十一日生日,二十日后,曹鸿勋生日,再二十日樊增祥又生日。这是的竹帅是指曹鸿勋,曹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另号铭帛,室名益坚斋。山东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光绪二年进士第一,状元。历任修撰、湖南学政提督、云南永昌知府,调云南府,授迤东道,官至陕西巡抚,任上开办延长油厂,打出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

  从《湘绮楼日记》中,中湘绮曾为夏时作过《行状》,但未见之文集。期间可能有很多曲折不便言明。

  按湖南省志记载夏时条目如下:

  夏时(1837—1906年),生于道光二七年九月二十日,字佑简,又字书命,号菽轩。很多资料认为是生于1839年,我们从《清授光禄大夫兼建威将军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西陕西巡抚桂阳夏府君年七十行述》和《夏氏家谱》得知夏时生于1837年。夏时为何革职,史书上说得非常含蓄,只说是被弹劾为贪污,实质上是一场政治斗争。这也许跟瑞澄向庆亲王奕劻打小报告有关,瑞澄是夏时手下和九江道,由于在镇压江西抗捐运动中,夏时只批准钉了其中几个主犯,引起瑞澄不满,于是向庆亲王劻诉说夏时的种种不是。许指严在《十叶野闻》中称:“庆王弈劻之贪婪庸恶,世皆知之,其卖官鬻爵之夥,至于不可胜数。人以其门如市也,戏称之曰‘老庆记公司’。夏时忠厚,没有到庆记公司注册,于是便以贪污罪革去了夏时的职务。其二是当时夏寿田上的《请斩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疏》角怒了当权派,当权派对夏寿田的一种报复。

  夏时免职原因,王闿运在《周甲七夕词六十一绝句中》注释为:江西巡抚夏时方大议整军、理财,多所兴作,改请文案,因留佐政。建两议,皆不见用。未几,移抚陕西,余亦遂归。直省学堂岁糜亿万计,江西建堂,估工银十四万,余力持不可。新进之徒不善也,乃反坐夏以糜费巨万,开缺另用。

  樊山也有一首《酬午诒》:

  莫漫骚坛议战和,新诗前后缓声歌。雪能丰麦原因在,风为催花动力多。

  驰道掾通西伯利,行都此亦莫斯科。百园乔木参天起,常愿莺迁旧日柯。

  从这一段文字可见,夏时贪污完全是受顽固派诬陷。

  光绪三十一年(1905)除夕,夏寿田还送了一首诗给樊山,樊山作《除夕早起午诒送一诗来即次其韵》:

  谁为逋仙补忆梅,霞笺深费阮郎才。满城歌管先春动,万里琼瑶扫雪开。

  腊饔自窨诸葛菜,岁盘重暧尉迟杯。诗心欲共秾花发,明日明年羯鼓催。

  同年四月和樊山还有唱和《和午诒肴韵》:

  得鱼客不道无肴,四月闻莺夏令交。酒滟可须青豆浸,鲧香未用绿荷包。

  输菌五果思春荐,郁律双槐阙岁钞。庄叟小言堪喻大,试将杯水验堂坳。

  由此可见夏时免职后仍然居在西安,光绪三十二年,夏时在三个儿子的护送下,一路南往桂阳,当走到四川时,由于酷暑难当,加之一路奔涌,肺部出现感染,于七月初三日在四川病逝。

  王闿运曾致信樊增祥。

  樊山仁兄节下:

  四月半上一笺并夏公父子二函,未得复。昨闻叔兄薨,理当唁问,计公早已周恤,兼指示诸孤,早办归装矣。还途以由武关为省便,粗重少带,但眷属亲丁,不至过累,还家乡人自有料理,乞转告午诒兄弟为幸。

  公督路政,想日勤劳,尽力所能,必不竭蹶。去今秦报,有便寄我为望。湘抚不安其居,未知何意。水退旱成,粮食不丰,运于本月还山,当至长沙候夏旐,谨此求送午诒一阅。专此奉浼,顺颂台安。

  这信是写给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樊增祥,要他进行夏寿田,他在长沙迎接夏时灵柩。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