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张氏轶事遗闻

作者:张日生 编辑:陈祎 2013-08-06 08:56:58
—分享—

  桂阳张氏起源于古冀州清河流域,始祖为轩辕黄帝的第五子挥。一世祖挥公“始制弓矢,赐姓曰张”。原始时期弓箭是重要的生存工具,它可以使人们猎取更多的鸟兽,又能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所谓先祖有德,后世必昌。自挥公起,一直到商汤朝,挥公后裔接连29代都荫封于地理环境优越的清河、汾川。尊贵的地位,明显优于常人的生活,使张氏子孙迅速繁衍。到2010年全国张姓人口约9450万人,占全国7.07%,人口排名全国第三。

  桂阳张氏郡望为清河郡,堂号属孝友堂,又属百忍堂。西周后期先祖张仲,曾经与尹吉甫一同辅佐周宣王。《诗·小雅·六月》有诗句:“吉甫燕喜……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尹吉甫的庆功宴正是有了能孝于父母友于兄弟的张仲参加才光照四壁。张仲德行之高可作人间楷模,南宋年间加封为“文昌帝君”,建庙崇奉。

  叔祖张艺九世同居,唐高宗过寿张县,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寿张县志记载:“唐高宗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旌表,封公艺为醉乡侯。”我找来张艺公之《百忍歌》一读,发现其实为一部张氏家训,告诫族人宽大为怀,以忍修身。尔后,族人便以“百忍”作为族徽。

  桂阳张氏直系祖先中著名人物很多。例如战国时赵国大夫张孟谈,他是汉相张良的高祖。《战国策》记载:张孟谈辅佐赵襄子,说服韩、魏共灭知氏。功成身退,赵有难,与妻并子复出解困。宋朝鲍彪评注:“孟谈有道之士也。”桂阳张氏后人就继承了这种以国家为先,又淡泊名利的品德。

  桂阳直系先祖中,最有名的当数被汉高祖刘邦称之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子房公张良了。他的事迹无人不晓就不再赘述,我想说说唐朝贤相燕国公张说。玄宗时朝廷著作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挺齐名,号燕许大手笔。张说三子及其诸从弟同时俱贵,人称所居曰鸣珂里。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鸣珂,鸣珂里后用作贵人的居处。

  桂阳张氏开山祖,名开富,字细公,原籍为江西省永新县,宋末为长沙校尉,奉调来守桂阳。校尉是军队基层作战的直接指挥官,作为长沙校尉为什么会调守桂阳呢?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辰沅蛮区希范、蒙赶为寇衡湘,朝廷命工部郎中徐的招抚之。《宋史·徐的传》记载:“(徐的)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我祖开富公就是随徐的到桂阳来招抚匪寇的。桂阳匪寇消灭之后,徐的也卒于桂阳。看到主人逝于桂阳,作为冲锋陷阵的马前卒开富公也有安家桂阳,守护主人亡灵之意。看到桂阳治北桃源村(今和平镇筱塘村)山青水秀,水土肥美,于是定居下来。后其曾孙得圭又移居敖泉镇赤薸村。

  张氏定居桂阳后子孙繁衍很快。到有名的“一薸生九子”后张氏子孙已遍布本郡,也不乏迁往郡外的。赤薸村先祖子振公生下九个儿子,且九个儿子成家后都人丁兴旺,开派各方。桂阳张氏有迁往衡山、常宁、嘉禾、耒阳、新田、祁阳的,本县主要迁居于舂陵江长隆和黄土、流峰上铺和竹元坊、方元塘前、仁义羊乌头等,敖泉张氏村落则四散开花。张氏子孙又从这些地方不断星火燎原。

  勤劳智慧的张氏子孙到桂阳各地落地生根后都迅速成为当地望族。上千人的张氏村落有温溪、杏村、官仓、车溪、塘前、小溪等,舂陵江黄土村则达三千多人。元末景礼公从赤薸迁居舂陵江畔的黄土溪,从事舂陵江漕运,上嘉禾,下衡州、长沙。黄土溪在漕运中迅速崛起,仅仅三百多年就发展到人口两千余,商船百十条的大村落。今天走进黄土村,从众多雕龙画凤的残垣断壁中还能感受到昔日辉煌。

  张氏家族很重视文化教育和后人品行的培养,这与“孝友”“百忍”的家学渊源有很大关系。张氏村落一般都建有蒙学馆,最有名的是敖泉湘山阁,它也是赤薸历代张氏的会事处。此阁为南宋张氏先人所建,占地1500平方米,内有钟鼎、弥勒。有阁门联:“湘水濬灵源,洗尽尘心,好证神泉参上乘;山林饶垒块,睁开慧眼,且看佛掌散天花。”虽然桂阳张氏名人不多,但张氏后人大多正直、善良。

  胸襟豁达,自然海纳百川,受人景仰。桂阳张氏广交天下,在续修家族宗谱时,许多达官贵人纷纷赠序。桂阳张氏宗谱上赠序的名人有:桂阳直隶州知事汪度、两江总督刘坤一、著名文学家龙文彬、山东巡抚陈士杰、翰林院编修曹德赞等。

  家乘犹如国史,家族宗谱是炎黄子孙根之所系,是族人人生轨迹的记录。走近家族宗谱,我们能体味祖先奋斗的历程,领略宗族文化的传奇。(张日生)

作者:张日生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