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代桂阳城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尹友波 编辑:陈祎 2013-08-19 10:29:57
—分享—

  桂阳地处 “襟带湖湘,控引交广”之地,又矿产丰富,是宋代一个极具特色的矿冶重地,北宋称为桂阳监,南宋绍兴二十二年改为桂阳军。其建郡于万山之巅,风景秀丽, 《石林亭记》云: “湖南山水甲天下,桂阳又居其高”。而桂阳城亦是一座山城,西有大凑山、芙蓉山,东有鹿头山,北有金山,故有 “四山旋拱,浑如重城”之说。

  宋乾德二年 (964)桂阳监拓城西地为城,城为二重城,外城墙周长二里,内有子城,即郡治。子城内有监 (军)的主要衙署和官员住宅,还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衙署园林,简称郡圃,是桂阳监 (军)官员休息、 雅集、 游玩的主要区域,并定时向民众开放,纵民游观。郡圃内建有漱玉亭、抚松亭,又引城外丰湖水入郡圃,掘池,建假山,并栽有各种奇花异草,楼阁台榭,假山小桥,绕池次第罗列,是一座典型的宋代江南园林。内又有碧泉,味尤甘洌,是衙署官员取生活用水的地方。郡圃是衙署官产,作为一个形象工程,历任桂阳监(军)守都重视对其进行修复扩建。北宋元丰年间 (1083-1086)有甘露降于郡治,遂建甘露堂于郡圃。南宋淳熙间知军陈傅良亦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并扩建了拂云亭,有其 《和王教授谦叔述郡圃》一诗为证。

  外城主要为居民居住区, 监 (军)学原在城东,绍兴十二年迁于城南,乾道四年复迁于城东旧址。内有七贤祠,祀东汉太守杨璆、卫飒、张隆、茨充、许荆、周憬和临武令唐羌,南宋嘉定年间军学教授周端朝又建有濓溪祠。城西有西池,其上有瑞莲堂、宝峰阁。城南有城隍庙。

  宋代桂阳监 (军)城虽不大,常居人口1000余户,6000-8000人左右,但商品经济比较活跃,仅商税就达五千四百六十四贯一百文 (熙宁三年数据)。城中有专门进行交易的 “市”,市中建有玉液楼 (今古楼街),市西大凑山下有报恩寺,寺前有书锦阁。

  桂阳是一座矿冶城市,是宋代重要的产银基地,城周围坑冶林立。西南城内有太宜坑,城北二里金山有石燕场坑,城西大凑山更是 “炉烟蓊然,上接云汉,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凑”。在凑山上又有宝山庙,相传古有盘氏兄弟三人, “以凿山治银白业。既没,有灵,祷之矿溢,遂祀焉”。内有贞明四年 (918)后梁诰书。城西芙蓉山奇石如林,上有职方郎中黄照邻读书的职方岩,岩下有亭,号石林亭,淳熙五年 (1178)改为石林书院。城东山峰有石如鹿头,故曰 “鹿峰”,是桂阳的人文之山,历代文人多有题咏。上有桂阳监使孙颀建的七级佛塔和宋代皇帝御书的黄庭经石刻,山下有泉曰 “德泉”。宋监使孙颀有诗赞云: “青石环声,灵泉傍漱”。

  宋代园林盛行,桂阳城承其风尚,加之桂阳监 (军)矿冶丰富,经济富裕,民众大多乐于修建园林阁楼,桂阳人犹喜筑亭,阁楼台榭遍布,城内有漱玉亭、抚松亭、拂云亭;西池上有风月亭、 得妙亭;城南二里有芳洲亭,越丹亭,亭旁有一株直径五六丈的山茶远近闻名;城东鹿峰上有石林亭,又有秀揽亭等。

  宋代佛教道教在桂阳非常盛行,城外寺观不胜枚举,城东有万寿寺,城南有能仁寺,城西有玄妙观,城北有五云观。芙蓉山下有永宁寺,寺内藏殿之侧有一名泉,取“大易山下出泉,其象为蒙”之意,故曰蒙泉。其水甘冽,烹茶无垢,煮酒醇香,北宋庆历间一高姓桂阳监使建亭其上。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尹友波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