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杰士俊臣中兴将陈士杰(二十):计取湘潭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4-08-14 11:17:24
—分享—

  咸丰四年三月,太平军一面调集兵船到湘阴之南的靖港,一面袭取靖港西南的宁乡县,由宁乡进占长沙西南的湘潭。在湘潭获得民船后顺湘江北上,对长沙实行南北夹击。探知太平军行踪的曾国藩十分焦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分析了形势,其中大部分幕僚主张先攻长沙,理由是长沙为省城根本,落在敌手势必影响全局。只有陈士杰力陈不可先攻长沙,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湘潭是通向长沙的咽喉,如果湘潭被攻破,长沙成会一座孤城。太平军上扼湘潭,下据靖港,省城米粮俱绝,不攻自破。而太平军水陆并进,分为三股,如果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湘潭,占驻有利地势,可以切断其联系,让其首尾不相顾。

  曾国藩听从了陈士杰的意见,沉吟良久,但还是下不了决心。陈士杰约请杨载福、彭玉麟“俱陈上攻(湘潭)之便”。陈士杰对彭杨二人说:“现敌军远道而来,江面炮台未定,我推定炮位未设,证明敌方立足未稳,是可乘之机。再说,如果我们占据湘潭,是扼住咽喉。”

  此时,曾国藩才根据陈士杰的建议,派塔齐布、周凤山二人率部从陆路去攻打湘潭,另一方面由杨载福、彭玉麟率水军接应。

  太平军林绍璋率军占领湘潭,目的正是陈士杰分析的那样,先攻占湘潭,再由南北两路夹攻长沙。但当他得知湘军放弃长沙,转而全力攻占湘潭时,林绍璋自知缺乏后援,形势危急,犯孤军深入之大忌。林绍璋的战斗经验较差,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召开军事将领会议,但诸将意见也不一致,相互争吵,乃至殴斗。正在太平军内部混乱之际,湘军前锋塔齐布攻至城外。林绍璋派兵在城北堵击塔齐布,自己退入城中。随后,湘军水师彭玉麟、杨载福、褚汝航也兵临城下,与太平军水师在城外湘江中大战。湘军之火力远胜太平军,湘军炮船用英、美洋炮轰击太平军木船,木船起火,焚烧甚惨。

  湘潭之战自四月初一日(4月27日)至四月初五日(5月1日)。经过6天激战,湘军十战十捷,太平军阵亡万余人,逃溃亦近万人,船只被烧被夺2000余只。是太平军自广西出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自然也是湘军出师了不起的一次胜仗,成为双方军事的一个转折点。太平军西征军自此由胜转败;湘军的士气、声望则大振而起。这是一次具有具有转折意义的战争,靖港失败曾国藩想跳水自杀,这时传来湘潭胜利的消息,打消自杀的念头,重振军心,为今后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太平军湘潭失败,一方面是曾集中优势兵力,水陆并进,陆师攻城,水师以利炮助战。二是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奏稿》所说:潭城分党哄斗,自相戮者,约计数百之多。两广“老兄弟”开枪痛击各省新加入的“新兄弟”。

  湘潭之战关键是收复了湘潭,正如陈士杰所分析的那样,扼住了太平军进攻长沙的主要通道,从而使太平军围困长沙的计划落空。但这场战争中陈士杰的侄儿陈庚星牺牲了。陈庚星身长九尺,餐食斗米,背负千斤,年轻时靠传授武艺为生,有徒弟数百人,闻名广西。曾国藩办团练时,陈士杰推荐陈庚星担任大营材官,屡建奇功。在湘潭战役中,因浮桥断裂,被淹死河中。

  王闿运后来分析道:“当是时,寇若从湘潭上游乘春水攻省城,及从靖港乘北风来攻,皆不过二十刻。”国藩因多次接到出省援鄂的上谕,认为若攻湘潭,恐有退避之嫌,若能败靖港之敌,便可沿江北向。但部将多不同意,认为湘潭是大商埠,军需所资,理宜先夺取湘潭;若攻靖港大败,再退回省城,便是置自己于死地。

  后来王闿运故地重游,作了四首绝句以记其事。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胜算威名偶至今,信书信运两沉吟。旧人犹有彭陈李,谁识当年骆左心。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