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手艺—编篾

作者:郑欣荣 编辑:陈祎 2015-09-14 08:49:48
—分享—

  编篾是一行古老的职业,就是把竹子劈成篾条,编制成各类生活用品及生产劳动用具。

  桂阳的竹子多,篾器也就很常见。米筛、簸箕、谷箩、盐筐、油箩、耙箕,还有鳖篓、鱼篓、竹椅、竹凉床、竹凳、竹篮等等。在北半县,尤以流峰圩的竹器最佳,不但手艺高超,而且美观耐用。许多年来,每到开春时节,相距数十里远的余田人就成群结队步行前往流峰圩买竹筐、耙箕。现今,也是流峰一带的竹器贩子,将竹器运到余田、飞仙一带销售。一问价钱,卖竹器者露出了流峰口音,购买者才会认定是地道的流峰货。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大约是学手艺的最大动力。据说流峰老街上,有一位胡姓篾匠,儿子和侄儿四、五个全都跟着他做篾匠,可以同时做很多种竹器,可以说种类齐全,很有点现在集团公司的样子。

  编篾的工具不多,一把篾刀,一把刮刀而已。成本也不高,村前村后漫山遍野的竹子,砍下了便是。能够把竹子编成器具,那是人家的本事。

  编制竹器的竹子一定得是立春前砍伐的冬竹,冬竹做成的器物不会生虫。破竹的过程很有气势,“势如破竹”也许就是从破竹的手艺中所得吧。把竹子一端抵在墙壁,另一端握在手中,用砍刀朝竹筒正中劈去,砍刀进入竹内。再把砍刀左右一拨,往前一推,只听“吱呀”一声,竹子就顺溜地裂为两半。

  把破开来的竹子剖成篾片与篾条,编织时还需要把篾刮光滑,太柔了不成型,太韧了无法编织,也不漂亮。劈篾更是个细致活,技术要求很高,没有数年的道行是劈不来的,篾条不是中途断了,便是厚薄不匀,一般由师傅亲自操作。篾匠在做这道工序的时候,如果有人观看,表演的劲头更足。只见他弓着腰,用手轻轻地按住刀口,篾片从刀口上滑过。篾匠快速地抽篾,一遍又一遍,“嘶嘶”声响起,柔和悦耳。地上开了一堆竹花,被刮过的丝篾透明如蝉翼。篾匠师傅捏篾手中,不停地抖动,揉摸,脸上露出庄严而又得意的亮色。待篾片刮好后,围观的人摸了一把,真的平滑如绸缎。

  篾条又分篾青和篾黄,篾青是竹子的表皮,相对于篾黄而言,质地更光滑细腻坚韧,篾黄可以劈几层,而篾青只得一层,常常用来编织重头用具。也有的篾匠为了博得用户的青睐,丢弃篾黄,专用篾青,这无疑是对竹林的一种透支。

作者:郑欣荣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