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直隶隶州志水道志》:“钟水自鸟石渡东流,稍南十里至舍人渡。州中物货转船之步,女担男负,日有千数行李,水陆于此分途。州民无漕,以拒水远也。“舍人”之名,盖起自陈傅良。傅良,字君举,以宋孝宗时知桂阳军,甚有惠政。绍熙三年,除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宁宗时为中书舍人,后进宝谟阁待制。以舍人清要,故以目津,亦如召伯之埭、太守之川,题之通津,后人寄思耳。”舍人渡是桂阳人民为了纪念知军陈傅良命名的。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人称止斋先生。南宋温州瑞安县帆游乡人,为浙江永嘉学派的创始人。 乾道五年(1169)冬,随薛季宣寄寓江苏常州读书,从此继承和发扬薛季宣的事功学说,成为永嘉学派中一位承先启后的学者。乾道六年(1170),他入太学读书,与学者吕祖谦,张栻结交,相与论学质疑。乾道八年,进士甲科及第,授迪功郎。泰州州学教授。淳熙三年(1176),他被参知政事龚茂良赏识,推荐为太学录。淳熙五年,龚茂良罢政,他力求外调,遂于同年十一月出任福州通判,深得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梁克家的信任。他曾协助梁氏编纂《淳熙三山志》。
淳熙甲辰(1184)傅良年已四十有八,朝廷起任他为桂阳知军,但正式上任则是淳熙丁未(1877)冬。其官称“知军”是一州兼有军事的地方行政长官,职掌是教化百姓,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奉行法令条制,宣读赦书,举行祀典,考察官吏,赈济水旱,安集流亡,以及赋役、钱谷、狱颂诸事。他一上任,首定教条;“戒其吏,以徙善远罪 ,谕其民,以孝悌睦姻”。人皆感公之德,深受化之。他在桂阳为官做过许多利国益民之事。
桂阳劝农:初治桂阳,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当时桂阳军一带,地土虽肥沃而谷物产量不高,农业生产远比两浙落后。他就特地介绍吾乡使用的龙骨水车,牛耕,施肥等先进技术,并派人向当地民户教授使用方法,其结果终于使令桂阳地区一带农业有所提高。其《桂阳军劝农文》原文如下:
守令劝农,国有常典,循习之久,但为空文。当职以里巷通晓之言,劝谕汝等,开具下项:
一、闽、浙之土,最是瘠薄,必有锄耙数番,加以粪溉,方为良田。此间不待施粪,锄耙亦希,所种禾麦,自然秀茂,则知其土膏腴胜如闽、浙。然闽、浙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此间所收却无此数。当是人力不到,子课遂减。奉劝自今更加勤勉,勿为惰农,坐视丰歉。
二、门房邻里,切须和睦,莫与争讼。界至田塍,各据永业。火下牛畜,迭相借助。少有言气,且务休和。才到讼庭,便妨日子。况复般裹,倍有劳费。假如有田十亩,岁收不过十石,供输之外,赡养良难。岂宜因讼耗财,自取狼狈。
三、了纳租税,务在及时。今来受纳仓场,并是当日给钞销簿。如有农家,或将银米凭揽子铺户等人,须是便取去赤钞为凭,不可信受手会白关之类。所虑揽铺兜收过已致作挂欠,正当农务忽被追呼。
四、陂塘水利,宜从古来,上疏下接,公共分使。若甲家占吝,害及乙丙,群聚争夺,甚者到官,期集邻保,追逮证佐,动经旬月,方得事明。本欲独得便宜,却被两相妨废。
五、生借种粮,贫者不免,先须量力,莫据眼前。借贷太多,债还不易,及至空穷,却谋昏赖。所是富家,亦合量本收息,除豁积欠,难以递年登带,恣为贪婪。若贫者昏赖不还,富者贪婪已甚,日致兴讼,罪有所归。即非主客相资邻里相保之道。
六、此间典卖产业,或瞒昧卑幼,或不尽问亲邻,或因抱种交业不时,或因白与投印违限之类。缘此,无赖等辈,执占争论,先自莳种,径行收采。比至到官,惟凭契约,往往得产之家,虽用见钱,反以违法失理遭罪。请自今遇有交易,子细审度,凡涉前项数端之类,幸勿向前,以贻后患。
七、此间多有无藉之人,告人绝产。及至到官,或有恩养子孙承代,或有吐退近亲遗嘱,其初官司未知来由,须至行遣,甚者抄估,比至给还,动经年岁,以此失业,深属可怜。除已行下诸县,自今如有的是绝户,即仰都保连名结罪,保明具申,方兴受理。自余勿干涉人。妄有告诉,重行科断。
八、诸县夫递,除是般辇纲运钱米,虽当忙月,亦或不免。其余杂役,宜且暂停。如官司差 使重叠,或无轮次,苦乐不均,乃承行等人取乞搔扰,乃至应干赋役有妨农蚕,使汝失所,并仰陈诉。右仰汝等递相劝谕,务在遵从,庶克有年,毋今后悔。
廉洁自守:就任之后,详察一路苛捐杂税严重,民极困忧。绍熙元年(1190)孝宗皇帝庚戍禅位,光宗 即位改元“绍熙”,按朝廷规定,桂阳军要向新皇贺礼进贡白银三千两,傅良认为桂阳之民,正在灾荒之后,无力负担贡银,宁愿放弃朝廷对自己之赏赐,上书启奏,减免三分之二,在他的力争之下,最后获得准奏,贡银免除。其事见《陈止斋文集,奏状答湖南提举刺列君太守状》一文。
石林讲学:桂阳的石林书院。位于桂阳宝山铜矿家属区内,五代时骆仲舒、骆良相父子在此读书,后双双中进士,陈傅良到任后,修缮学业,大兴教育,后来李誉、叶盖、邱崇、黄照邻、黄植在此读书相继中进士,石林被誉为文学照耀之地。宋参政事楼钥作《送陈君举守桂阳》诗,诗中故有“文定南轩仙去后,湖南又得一先生。”之句。绍熙五年(1194)朱熹知潭州又继陈傅良之后,发现陈氏治学事绩。其作《朱之语类》云 :“君举到湖中一收,收尽南轩门人”。意思是说,原来张的门人似乎都成为陈傅良的弟子,足见陈傅良治学岳麓书院治绩显著,影响深远。事见《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一文。
上疏荐士: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宋文仲,宋陆安人,字伯华,为宋祁之后,寓居衡阳,张门人,官萍乡丞,桂阳录事,参军,陈傅良知桂阳,闻其名,就访之。文仲献《本军会稽录》一卷,访以九郡利病,不无周知,傅良器重之。”又如:“吴腊,宋澧陵人,字德夫 ,以秘阁修撰知江陵府,金人犯境,分道夹攻,金人败遁,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卒谥文定。”陈傅良识人而荐材,其事详见《湖南提举荐士状》一文。
古郡遗篇。陈公傅良在湖南为官,以勤政廉政为己任。遇事勤笔耕,与友畅吟咏。著述文章,叙事赋诗,至今仍留存有关桂阳不少遗作,如:奏状有《赴桂阳军拟奏事》、《桂阳军陈乞画一状》、《湖南提举刺列郡太守状》,如“启”有《答桂阳赵守启》、《答桂阳王教授益祥启》、《桂阳吴赡军畿启》、《桂阳谢宰执启》;“书”有《桂阳与岳漕论移运事书》、《与王谦仲参政荐郴州守端叔书》等。另有“记”、“文”多篇,如《桂阳修城隍祝文》等等。此外尚存有关桂阳诗歌多首。《赴桂阳道中喜晴书事》十日九雨垂垂雪,马缰仆病泥乘橇。披衣闯户得星月,喜晴耻向妻儿说。耳根久与朝鸡别,熟睡八年谋未拙。乞米作糜蒙被啜,客来午漏家僮出。如今儿嗷妻愁绝,我纵喜晴心已折。可以艺麻多蕨,苟有一丘吾计决。奈何诸公厮役皆豪杰,尚爱舂陵老元结《桂阳劝农》雨耨风耕病汝多,谁将一一手摩挲。幸因奉令来循垄,恨不分劳去荷蓑。凉得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椿何。殷勤父老曾无补,待放腰镰与醉歌。《戊申腊桂阳喜雪》月不能明雨却稀,山容野色夜辉辉。清霄下际双琼阙,仙仗前驱万玉妃。亘古岭旁冬不到,纵今湖外岁无饥。来年此日吾何适,蓑笠寒江一钓矶。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