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早稻恢复性增长,我县围绕一粒米,从选种、育秧、插秧等多方面同时发力,通过政策的实时更新,在多措并举中,实现着手里有粮心不慌的目标。
在正和镇,种粮大户谭积鑫正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把从镇上育秧大棚里领到的秧苗插下田。去年他种了30亩水稻,感受到机械化种植的便利后,他今年扩种到了200亩。
“插秧机的效率其实还是很高的,一天可以插个30亩田左右,我的秧苗差不多明天全部可以播下去了,其实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多种一些。”谭积鑫笑着告诉记者。
别看谭积鑫现在种早稻这么有底气,但就在一个月前,一场5年来最严重的倒春寒,差点让他的早稻种植计划半路夭折。连续6天的大雨,和一夜间降到10度以下的低温天气,让他家的育秧田全泡在水里了。
当时再过两周就到了插秧的时候,重新育秧已经赶不上农时,但今年全省推广集中育秧,正好解了谭积鑫的难题。我县有集中育秧大棚63个,可实现集中育秧3万亩 ,工厂化育秧不怕倒春寒等极端天气,还可以实现精准发芽和施肥,育秧时间也比传统农户分散育秧缩短了10天左右。
通过走访育秧大棚,谭积鑫以每亩140元的价格订购了100亩早稻秧苗,由于政府每亩还能补贴40元,实际上每亩秧苗只需花费100元。而就在上周,县里再次出台了优惠政策,实施补种0成本,也就是说谭积鑫只需要出人工,后续费用全部政府包干。
同时,新的政策还增加了,对于四月份后,愿意继续扩种早稻的农户,补贴在原来买机械、建大棚、集中育秧等方面每亩260元的基础上再加150元,资金不足的农户还可以申请到免息贷款。
副县长彭岳辉说:“我们在往年八项早稻惠民政策前提下,今年又增加了五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正地让种粮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稳产增收,让农田成为良田。”
政府鼓励早稻种植的“政策包”,让已经种植了100亩早稻的谭积鑫有了新想法,他找到了周边村子里因为外出打工,而只准备种植单季稻的村民商量,以200元一亩的租金,又流转了100亩地,两万元流转金就通过免息贷款来解决。
“之前政府补贴260块钱一亩,我一亩地的流转费用就需要200块钱,如果我要完成这一季水稻的话,一亩地我还得自己掏100多块钱。现在新政策下来,多给我们补贴了150块钱一亩,相当于我这一季水稻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掏钱了,这么好的政策,只要我用心做,肯定可以赚到钱。”谭积鑫信心十足地说。
来源:新桂阳
作者:邱郭玮瑶 何禹军
编辑:成晓阳
本文为桂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2020/05/06/716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