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流峰镇竹溪村便是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缩影。当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农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流峰镇竹溪村,高标准农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村民们正在烟田中采摘烟叶,为晚稻插秧做着准备。竹溪村有600户约2600余人,烤烟、水稻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因当地属于典型的山陵丘壑地带,地形复杂、地块狭小,早年间生产耕作十分不便。
流峰镇竹溪村村民颜复湘说:“我们村在没有改造之前,是灾情比较严重,春天就受涝,夏天秋天就受旱,就是水患,特别灾情严重。”
得益于全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竹溪村分别于2022年、2023年,先后两年被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00余亩“巴掌田”“零星地”被改造成高标准农田,配套的河道水源整治,机耕路面拓宽硬化先后完工,农业生产效益与稳定性大大提高。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流峰镇竹溪村会计颜世伟表示:“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我们村这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展,改善了我们村的耕地,从望天收,到旱涝保收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种粮的积极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竹溪村中药材产业逐步发展,在兴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内,合作社负责人颜昱正在察看药材长势。颜昱是地道的竹溪村人,2018年,他返乡参与村庄建设与发展,他看中了家乡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决定在家乡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湖南天颜和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昱说:“就是决心在家乡来投资发展中药材产业,看到家乡这里大片的土地荒在这里,然后家乡的土地,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也适宜于一些地道药材的种植。”
目前,基地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主要以四叶参、白蔹、山楂为主,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吸引5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参与中药材种植,带动40余名村民在基地内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流峰镇竹溪村村民陈乐平告诉记者,“以前我都是在外面都是打零工,在这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工资又是按时发的,离家里又很近,还有家里能够照顾得到,这个工资也可以了 3600多块钱,包吃包住。”
产业发展起来了,但运输不便也曾导致产销对接困难。为此,去年,一条新修的“产业路”连接到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帮助当地中药材“产业”开出“致富良方”。
湖南天颜和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昱表示,“县委县政府也非常关心我们这个产业化的发展,这个产业路现在已经修通了,还给我们这个水库也提质改造,水资源利用更方便了,我们以后更加有信心带领更多的农户发展这个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如今的竹溪村,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漫山遍野的四叶参、白蔹、山楂长势喜人,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来源:新桂阳
作者:欧阳宇轩 曹诗灏
编辑:欧阳泉
本文为桂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646840/62/1404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