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古代人才培养的“摇篮”。桂阳崇文尚学,自宋代起就建有多座书院。每一座古代书院都见证了一段历史,也蕴含着当时读书人的家国理想。为守护书院根脉、传承文化基因,近年来,桂阳人用行动交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让越来越多的书院从历史中走来,以全新面貌“焕活”,与时代同频共振。
记者曹钢:“漫步振南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古银杏,它虬枝冲天、树冠横生,在方砖青瓦、檐角高翘的书院上空,因为这近百年的古树,眼前这座古书院似乎又多了一份神韵。”
振南书院位于欧阳海镇振南村,始建于1931年,占地1300余平方米,由当地的龙氏家族及附近7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发捐建。2018年修缮后的书院保持着浓浓的民国时期建筑特色,主体建筑呈长方形,正南面墙体呈“山”字形,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分为上厅、中厅、下厅三部分。中厅为四柱顶梁采光挡雨凉亭结构,上厅中空,有八卦穹顶造型,上厅两边底层为教室。共有8间教室,设学前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可容纳学生300余人。
村民李虎文介绍道:“振南书院是民国二十年也就是1931年修建,建成之后就办学堂小学,到1970年后办了有几届这个初中,1990年后又发现这个房子腐朽现象成了危房,就停办这个学,2018年县委县政府就拨款修缮,修好之后就仍就是办学。”
修复后的振南书院,修旧如旧,青砖黛瓦,曲径通幽,门窗拱圆。从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中,可见振南书院的兼容并蓄。
桂阳书院文脉持续千年兴盛不衰,自宋代起就建有多座书院,明清时期为书院鼎兴时期。近年来,桂阳加大对古书院保护和修复力度。目前,全县保存完好的古书院有湘山阁书院、丰嘉书院(养正学堂)、鉴湖书院、振南书院等。其中,敖泉镇的湘山阁是现存最古书院,始建于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
记者曹钢:“丰富的古代书院遗存,是桂阳当下传承书院文化的底气之一,这些昔日挥毫泼墨的地方,如今大多融入乡村振兴,城市旅游教育研学,成为当代人安放心灵,追求理想的精神栖息之所。”
格物穷理,致知力行。我县将继续梳理辖区内书院遗迹保护情况及各古书院精神内涵,并加强古书院保护,延续湖湘文脉。同时,因地制宜复兴一批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古书院,重塑现代书院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新桂阳
作者:陈勇 谢新阳 曹钢
编辑:欧阳泉
本文为桂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646841/52/1411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