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是一种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农业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连日来,我县放飞21.5亿头蚜茧蜂,利用害虫“天敌”属性,以“蜂”克“蚜”防治蚜虫,护航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农作物丰收增产。
在樟市镇蚜茧蜂扩繁基地里,数以亿计的“蚜虫克星”蚜茧蜂经过三期扩繁,已整装待发。工作人员将布满蚜茧蜂僵蚜的烟苗运往全县各地的田间地头,栽种在油茶树、桃树、玉竹地、烟田里。即将羽化而出的蚜茧蜂也将开始他们的“重大使命”——消灭蚜虫,守护农田,防治病虫害。
县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经营分部中级烟叶技术员陈夏晔说,“在我们的自然环境中呢,蚜茧蜂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使蚜茧蜂的量达到了我们一个预期,蚜茧蜂进入到我们一个大自然的环境下,然后会不停地去寻找不同的宿主,从而达到一个大农业生态调控绿色防控的一个效果。”
蚜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繁殖快、危害重等特点,传统农药防治难度大。而蚜茧蜂则是蚜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培育每株蚜茧蜂的烟苗成本仅0.53元,可有效降低防治成本,更加绿色、高效。
县烟草公司樟市烟叶生产收购站中级技术员李经增告诉记者,“这个红色的是蚜虫,这个白色的是僵蚜,这个黑色有翅膀的是蚜茧蜂成虫,蚜茧蜂通过寄生的方式把卵产在蚜虫里面,吸收蚜虫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消灭蚜虫的目的。”
在洋市镇瓦僚村,1500多亩黄桃已经开始结果,长势良好,防治虫害靠的正是蚜茧蜂。以前桃树饱受蚜虫危害,黄桃的质量大打折扣,需要使用化学农药控制蚜虫种群,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农药残留超标隐患。蚜茧蜂防治技术应用以来,绿色防控的方式实现了黄桃种植节本增效。
从2015年开始,我县推广应用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并结合各乡镇蚜虫发生规律、大农业作物蚜虫迁飞情况,“对症下药”确定蚜茧蜂投放时间、数量、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稳定的烟蚜茧蜂种群。今年,我县放飞蚜茧蜂21.5亿头,农业防控面积50多万亩,减少农药用量80%以上。
来源: 新桂阳
作者:廖诗卉 何禹军
编辑:欧阳泉
本文为桂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646848/68/1376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