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能买到各种香油,也能买到生的或炒熟了的芝麻。但我不见正在生长着的芝麻已经很多年了。
傍晚散步的时候,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子,偶然看到院子小小的空地上,不知哪个勤快的人种了几垄芝麻,有几棵芝麻伸出了围栏,像探头探脑张望的调皮的小孩子。芝麻已经结荚,一串串的很惹人喜爱,顺手摘了几个。边走边想,这曾经那么熟悉的景象,却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模糊起来。
看到那几垄芝麻,就想那句流行的俗语:芝麻开花节节高。想当初,因为日子的清苦,年幼的我多了许多抱怨。每当这个时候,父母总对我说,别总是摇头叹气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嘛,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当初,我的确到庄稼地里仔细的观察过那一片片的芝麻,也的确发现它们雪白的花儿开满园子,而芝麻杆的身量也越来越高。然而,日子却似乎没有像父母说的那样好起来,仍然是每天的粗茶淡饭,依旧是喝不尽的清汤寡水。因此,便以为那是父母哄我们小孩子玩儿的,但这芝麻却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
芝麻是我们村里人的金贵物,若年景好,每到收获季节,每家能分上几两或者一斤左右的芝麻。把这点芝麻换成香油,那可是一年的用度。饭菜实在难以下咽的时候,母亲会在我们的碗里滴一滴香油,而后说,快吃吧,趁热吃香得很哩。我们总是怪母亲放的少,要求多放几滴。母亲也总会说,香油之所以香,就得少放,多了就没了味道。我们噘着嘴,认为那是母亲舍不得。母亲说,她小的时候,姥爷就是磨香油的,香油拿回来炖鱼吃,根本就没了香油的味道。于是,我们暗暗慨叹现在的日子倒不如从前呢。
那时候,大约到了秋天吧,母亲到地里上工的时候,会趁着生产队的干部们不注意,采几个芝麻荚带回来给我们,那就是我们最好的零嘴了。装几个芝麻荚在兜里,人少的时候便掏出来,四个手指握住那芝麻荚,用指甲只轻轻一弹,“啪”的一下,里面雪白的芝麻们就蹦跳到了舌头上。慢慢地嚼,细细地品,觉得那样的香甜,那样的享受。
芝麻收获的季节,家里分得的一点点芝麻被装进一个葫芦罐里,放在高高的后窗台上。这一点点芝麻,母亲要把它分几次换成香油,用着一点点香油点缀清苦的日子。
离开了农村,也离开了那熟悉的芝麻。种芝麻是很费力的事情,产量低而且很难伺候,收拾的时候又十分麻烦。但是,村里人总是种一点点,来为清贫生活增加点色彩,也总是听到贫穷的人们说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希望。
现如今,虽然再难见生长着的芝麻,但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话却扎根在我的心底,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的确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作者:艾芥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