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政协给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湖南政协新闻网 编辑:陈祎 2011-11-17 09:22:16
—分享—

  “我首先向县湘剧团的演员们鞠个躬,对大家在简易的排练场演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精品代表剧目而感动,并捐助10万元用于湘昆剧保护”。市政协委员、郴州市万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顺华在7月20日召开的湖南省桂阳县政协视察湘昆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激动地说。会上,与会委员和相关单位纷纷为保护湘昆剧献计献策,还为该剧目的挖掘、保护、传承给予慷慨解囊。

  桂阳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秦始皇50万大军出桂阳戌五岭,东汉桂阳人蔡伦发明造纸术,三国名将赵子龙计取桂阳并任郡太守,又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发祥地,当代英雄欧阳海的家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该县政协利用政协全会大会发言、提案、视察、调研等形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鼓与呼,许多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和实施,县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的保护机制和运作模式,先后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桂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桂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和传承人经费补贴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投入30万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先后拨款100万元,用于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调演和支持湘剧《一天太守》进北京调演。目前,该县已成功申报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湘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桂阳瑶歌》列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瓜龙》、《桂阳花灯戏曲》、《光明花灯扎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闹太祖公》、《赵子龙的传说》、《碗灯舞》、《传统硝皮》、《飞仙陶瓷烧造技术》、《樟市龙灯》等22个项目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与此同时,由县政协建议并牵头筹建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示范项目--桂阳文化园,设立了一个有占地20亩,投资10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将建立“一所”、“一室”、“一厅”、“一库”:即桂阳湘剧、昆曲研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目前,该中心正在有条不紊地筹建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建成后,将其成为湖南省一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作者:湖南政协新闻网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