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遗址再次发掘出3个堆积层
桂阳县银河乡千家坪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整个遗址群再次发掘出3个文化堆积层,都属新石器时代,最远的距今7000年左右。目前已发现的6个堆积层的厚度约为0.6米至1.5米不等。
1月29日,市文物处法规科科长唐涛告诉记者,遗址堆积第一层时间为现代,第二层为明清,第三层为商代,第四至第六层均为新石器时代。截至目前,共计发现房址8处,灰坑43个,墓葬51座;出土陶器、石器数百件。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尹检顺证实,商代层出土了数十座墓葬,多为成年墓。陪葬物品中的陶器多数是夹砂红褐陶,陶面多刻画有绳纹。商代层的文化遗存明显具有岭南地区文化特征。
据考古专家介绍,新石器时代层,以坑形遗迹居多,有少量房址和墓葬。此层出土了考古价值很高的白陶,数量较多,陶面纹形精美,多为“凤鸟”、“太阳”、“兽面”以及复杂的几何纹样。
新石器时代层还发现了不少的动物遗骸,有牛的、猪的、鹿的、熊的,有的是整具动物骨架。这一层次的文化遗存与湖南其他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环洞庭湖地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大塘文化以及沅水中上游地区的高庙文化等等。
通过对第一次考古资料的研究,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尹检顺等数位专家认定:“千家坪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起到连接洞庭湖流域与珠江流域两大水系的纽带作用。对于研究这两大地域之间新石器至商代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尤其是探讨湖南6000年前白陶遗存南向迁移具有重要的价值。”
去年11月26日起,来自长沙、怀化、衡阳、郴州的10多名考古专家,正式发掘桂阳县银河乡三都村千家坪遗址。它被确认为湘南地区正式发掘出的第一座史前(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人类村落遗址。
唐涛说,春节前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结束了第一次考古发掘;春节后(2月上旬左右),将展开第二次整理发掘,算是“扫尾”工程。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陈鹏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