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写在欧阳海故居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际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在桂阳,最响亮的名字是欧阳海,德育课堂用得最多的范例是欧阳海,最畅销的书是《欧阳海之歌》。欧阳海的故事,教育、影响着一代代的桂阳人和中国人。2009年,欧阳海烈士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其大弟欧阳湖代表亲属进京领奖,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2011年1月24日,欧阳海故居被省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桂阳县委、县政府正在把故居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3月份以来,采访组沿着英雄的足迹,采回一把英雄的故事。
大弟、三弟、侄子分别担任“欧阳海班”第四、第五、第二十七任班长
欧阳海,1940年4月出生于桂阳县沙溪公社老鸦窝村,1959年1月参加解放军,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六九三部队三连七班班长。1963年11月18日,在野营行军途中,为抢救282次列车,欧阳海奋不顾身把蹿到铁轨上的战马推出铁轨,自己被列车卷入轨道英勇牺牲。欧阳海牺牲后,军党委追记他为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爱民模范”光荣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欧阳海班”。毛主席、贺龙元帅、聂荣臻元帅分别接见欧阳海亲属和欧阳海班代表,朱德、董必武、叶剑英、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号召学习欧阳海。沙溪公社更名为欧阳海公社,老鸦窝村更名为欧阳海村。1965年,著名军旅作家金敬迈描述欧阳海烈士生平事迹的长篇纪实小说《欧阳海之歌》出版,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欧阳海烈士的高潮。
欧阳海家里有6姊妹,父亲欧阳恒文,1978年去世,曾当选为中共九大党代表;母亲付荣香,1971年去世,都是朴实本分的农民。欧阳海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欧阳增龙,在家务农;有一个姐姐欧阳礼花,2008年去世。有3个弟弟,大弟欧阳湖,三弟欧阳江,均已退休,他们二人与侄子欧阳武军,曾先后入伍,分别担任 “欧阳海班”第四、第五、第二十七任班长。二弟欧阳增智任欧阳海村村支书30年。在这个英雄的家庭,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伟大出于平凡,只有珍惜平凡的人,才有被称为伟大的可能。”
欧阳海大哥欧阳增龙,虽然今年92岁了,但老人家思维清楚,说话还比较有中气。他说,欧阳海1940年4月出生后,由于家里已经有一名男丁,害怕国民党“两丁抽一、三丁抽二”抓壮丁,母亲曾狠心地多次把欧阳海遗弃于山上的茅草丛中、炮楼里。是欧阳海坚强的生命力一次次的挽救了自己。新中国建立后,逐渐长大的欧阳海对人民政府、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抱着无限忠诚、无限信仰的热爱之情,时时处处走在前面。解放军进山剿匪,他自告奋勇带队;进入探矿队劳动,其他人都领了工钱,欧阳海耐心说服同伴,按规定把工钱如数交给生产队;参军后,三次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战士”;1962年冬天回家探亲,在东山大队救起一位失足落井的小女孩,不顾生命危险,从失火的民房中背起68岁的老奶奶廖五香冲出火海。
欧阳海在日记中写道:“伟大出于平凡,只有珍惜平凡的人,才有被称为伟大的可能。”欧阳海就是通过一桩桩、一件件这样的“小事”,一步步践行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
欧阳增龙回忆,欧阳海出事时,开始是作为违反纪律的事件来处理,因为部队对行军路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后来经过了解,发现蹿上铁轨的军马是刚从蒙古调来的,还没有驯服,所以出现听到列车鸣笛蹿上铁轨的事件。282次列车的当班司机也提供了翔实的佐证,他亲眼看到欧阳海怎样不顾安危,把驼着炮塔的军马推出铁轨。调查清楚事件真相后,欧阳海烈士实至名归,成了后世永远学习的榜样。
周总理亲自盖被子
欧阳海村位于桂阳县最高山泗洲山山前,村部海拔700多米。全村现有1200多口人,只有水田500多亩,旱土600亩,山岭3000多亩,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1963年欧阳海牺牲后,党委、政府从多方面关心烈士家属。欧阳海二弟欧阳增智回忆,父亲欧阳恒文被选为中共九大党代表,住进了中南海,周总理晚上亲自查房,为他们盖被子。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党委、政府就在村里建了纪念馆,2008年又对故居重修了一次。2010年投入75万元,进行了一次大的修缮。购买了2栋民房,用作纪念馆和接待室,拆除了3栋民房和部分杂房,新设了停车场,进行了绿化布置。现在,一到欧阳海村,既可看到保持着原貌的欧阳海故居,也可以在旁边纪念馆内看到欧阳海烈士生前大量的图片展览、介绍及部分实物,有专人管理、解说。桂阳县委、县政府与欧阳海乡党委、政府一道,正在积极为故居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打算把这里建成桂阳红色文化旅游的一个经典景区。
欧阳海精神代有传人
欧阳海二弟欧阳增智,今年68岁了,1966年入党,1968—1998年任欧阳海村党支部书记,整整干了30年。老人坦率地说,作为欧阳海的亲属,他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决不能给英雄抹黑。家族里现在侄子侄女辈健在的有8位,侄孙子、侄孙女辈已有22人,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牢记自己是英雄的后代,时时处处以英雄为榜样,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家训。欧阳海的侄子欧阳红军,今年30岁,目前担任欧阳海纪念馆的管理员,虽然每个月只有1000元工资,他也还没找女朋友成家,但他自愿守在家乡的大山上,为一拨拨的游人讲解欧阳海精神。
熟悉欧阳增智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欧阳增智任支书期间,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村集体除了当时的农业税统筹提留款外,几乎没有一点收入的情况下,带领大家建起了一栋三层楼的村小教学楼,总投资46万元。在大集体时代,他与村民一道,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在村里后山建起了一座小Ⅱ型水库,现在,这座水库不但是村里主要的灌溉水源,也是村民自来水的水源,全村人都觉得当年这件事做得好。近几年来,村支两委咬紧牙关,,在崇山峻岭上硬化了3.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总投资108万元,上级只投了57万元,其余全部靠自筹。直到现在,4名村干部中支书、主任每人还垫付了2.5万元工程款,秘书、妇女专干每人垫付了2万元。
从2009年开始,桂阳县开始了4年一届的道德模范评选。一大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创业创新、孝老爱亲的文明标兵走上领奖台,成为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伟大的欧阳海精神,正鼓舞着桂阳人民在“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大显身手。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陈晨 欧阳常海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