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小县城里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和万里之外的本届伦敦奥运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昨夜,随着伦敦奥运首金的产生,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易立芳老人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7月28日,郴州桂阳小巷子里的一群普通的居民,和这个老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共同观看了本届奥运会比赛,因为一个值得他们共同骄傲的孩子,大家就像过年一样欢喜!28日下午18时24分,他们的易思玲,他们口里念叨的“红红”,我国女子气步枪射击选手,以 502.9 环的优异成绩,为中国体育军团摘得了伦敦奥运会首枚金牌。
下岗工人家庭走出奥运冠军
这几天,因为易思玲要代表中国奥运军团冲夺首金,她老家湖南郴州桂阳,尤其是所居住的高码街社区,街坊邻居都对此事高度关注,大家都很自豪,身边的姑娘冲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社区早早地就在巷子里挂上了 “为易思玲加油”的红色横幅,昨天下午,大家就自发聚集在一起,集体收看现场直播。当18时48分,从央视传出易思玲代表中国奥运团勇夺首金 ,早就准备好的震天鞭炮响起来了,喜气的锣鼓敲了起来,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我们桂阳出了奥运冠军了!我们高码街社区走出了一个世界冠军!”
人们常常为美丽的鲜花陶醉,羡慕它赞美它现实的明艳,但对于社区里的街坊邻居来说,28日傍晚时候喜悦还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辉煌的成绩,他们更清楚,在今天鲜花的背后,易思玲和她家人的不容易。
易思玲的父母是下岗工人,全家人的生活,曾经只靠父母经营的二三十平方米的小餐馆维持。
56岁的梁瑞英既是易思玲母亲的老同事,也是邻居。1996年,梁家和易家几乎同时搬到了高码街恒兴大厦一栋普通的居民房里,两家大门紧挨在一起。“我和她妈妈还一起卖过卤菜。”梁瑞英曾见证了这个家庭的不容易。
据梁瑞英介绍,易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也就是易思玲姐妹,目前都在从事射击,弟弟还在念初中。家庭的经济负担一直很重。尤其是易思玲刚进入职业射击队的前几年。“据说一颗子弹得要1块钱,买一套射击服得要四五千元。”
自从邻居家的孩子走上了这样一条光荣的道路,梁瑞英就时常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她父母的小餐馆几乎要通宵达旦地运转,早上卖粉或包子,中午卖炒菜,晚上还要做宵夜。”梁瑞英说,每次到易家串门或经过易家,总是看到易思玲的父亲躺在沙发上休息,“我心里在想,他是不是连上床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父母作息的“生物钟”颠倒,无暇照顾幼小的孩子,思玲三姐弟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据梁瑞英介绍,易思玲的父母几天前已被接到北京去统一观赛,思玲的爷爷目前90岁高龄,独居在离易家不远的一栋居民楼里。
对于孙女来说,家人是心中的冠军
记者在梁瑞英的带领下,穿过小巷子,在蔡伦中路找到易爷爷居住的地方。这是一栋建于90年代的古旧的楼房,我们敲开了3楼一间房门。房屋狭小,家具很旧,电视机很小,但是,墙上的一张照片,让所有的来客第一眼就能注意到,因为那张照片气场很大,让整间充满暮年气息的屋子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温情。
那张拍摄于2009年10月30日的照片,是孙女易思玲亲热地搂着爷爷肩膀的合影,而老人的脖子上,挂满了孙女给他挂上去的各式奖牌。那一次,20岁的易思玲几乎夺下了除奥运会之外的所有冠军,她将爷爷和家人接到珠海,带着从未出过远门的家人好好地游玩了一次,并将所有的奖牌挂在了亲爱的爷爷脖子上。
记者眼前这位90岁的老人,听力不是很好,身体不好,他颤颤巍巍地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易立芳”三个字,足足写了整整一分钟,但是,一说起他的孙女易思玲,说起他家的运动情结,他就永远是神采飞扬,说到激动处,甚至举起手腕,要和桂阳县委宣传部来的青年干部扳起了手腕比试力气。
然而,卸下奥运冠军的光环,对家人来说,易思玲只是个离家去远方打拼的孩子,是永远让大人牵挂的“红红”(易思玲原名易夏红)。
“您会经常给红红打电话吗?”记者问老人。这时邻居插话说,老人听力不好,家里没有安装电话,“谁说我没有电话?”谁料,老人将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他一转身,蹒跚着进了里屋,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两部落满灰尘的电话。邻居告诉记者,老人其实很想给红红打电话,但是他视力已经不太好了,常常把数字键上的3和6看成一个键。
“今天盼明天,明天盼后天,天天望着要红红回来。”易思玲的爷爷说,但是,老人平时却不敢把自己的想念说出来,因为“怕红红在那边打喷嚏。”按照湘南的民间说法,远方打拼的亲人能感应到家人的挂念,爷爷担心自己的想念让红红训练时心神不宁。
好在红红每年都要回来看望爷爷。运动员的工资其实并不高,尤其是还没有名气的时候,但红红每次回家,都要给爷爷包个红包,里面放上一两千元钱,爷爷总是很小心地珍藏着这些钱,舍不得花掉 。
爷爷一个气枪摊,支起两个孩子射击梦
平日里,老人偶尔下楼到小巷子里晒太阳,找邻居聊天。人家看到他,总少不了他聊起孙女易思玲姐妹。每当说起这个话题,老人就非常得意,他对大家说,家里出了两个枪击运动员,跟他从前在小城里摆气枪摊打下的基础有关。
原来, 为了帮助易思玲父母补贴家用,老人曾在县城里面支起了一个气枪摊。气枪摊在很多的湘南小县城里都有,前面放着几排五颜六色的气球作为目标,几米开外摆着玩具气枪,枪子弹最开始是小铁钉,后来出于安全的考虑,则变成了小塑料粒。曾经的行情是1元钱20枪,一枪收人家0.5元钱,但是打中了,就不要钱,可以继续打,直到没打中为止,才开始收费。这种大众体育娱乐方式曾在很多小镇青年中风靡。
“您老人打枪水平怎么样?”7月27日,记者问老人,老人豪迈地回答:“那我算不上第一名,也算得上第二名。”他补充说,“打枪有什么难的咯,只要静心沉气,那是一瞄一个准。”说着,老人举起手臂,比划出一个打枪“啪”的姿势。老人说,易思玲姐妹俩从小也爱到他的气枪摊上去打气枪,他就是这么教她们打枪“秘诀”的。
打气枪当然是赚不到多少钱。老人后来又开拓了一个新业务,那就是在气枪摊旁边,添置了一台量身高体重的测量秤,“就是那种人往上一站,就会自动响起一段语音的秤。”红火时,5毛钱给人家量一次。
“我们是工人家庭。”老人的言下之意是:“我们工人有力量。”他举起自己的手,让记者看那曾抡起过大锤子在岩壁上打炮眼的印记。在易思玲今夏成为瞩目明星的今天,老人忘记了曾经现实生活的艰辛,为劳动人民家庭走出这样一个奥运冠军深感自豪。
师兄的祝福:她还能再打一届奥运会
7月27日,记者在易爷爷家看到了一张摄于90年代初的照片上,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盆塑料花,灿烂地微笑。
“小思玲从小就爱鲜花。”老人说,孩子从小就性格开朗,爱唱、爱跳,小学六年级时,郴州体校来桂阳的一次意外选角,让孩子走上了与众不同的职业运动员之路。
现桂阳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前省射击队运动员刘城飞还记得当年那次市体校的“选角”。“那次是郴州体校射击教练龙寿柏来我们这里挑选苗子。”刘城飞回忆,当时他正是龙教练的向导。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小思玲的人生之路。
两人到桂阳各小学的高年级去转悠,考试的方式对孩子们而言,更像是一次娱乐游戏:“第一步先让孩子们伸平手,用两根手指夹一张纸,维持一定的时间,手臂没有颤动的孩子则通过这关,进入到第二关。”第二关更加引起了孩子们兴趣,那就是在孩子们平摊的手掌上,放置一个专用的“平面”,然后要孩子从下到上叠子弹壳——这是测试身体稳定技能的常用方法,普通的孩子一般能叠到3个左右,那些叠到4、5个的孩子就会被登记好名字,到了桂阳蓉峰完小时,正在上六年级的小思玲竟一口气叠到了7个子弹壳。这让龙教练大喜过望,赶紧与思玲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将小思玲带到了郴州体校训练。
小思玲的天赋很快显露出来。2002年9月,在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小思玲崭露头角,和队友一道夺得了乙组队赛女子步枪卧射第六名、女子步枪3*20、女子气步枪40发第四名;2003年8月,在湖南省青少年射击比赛中,以563环获得乙组女子标准步枪3*20个人第二名,以383环获乙组女子气步枪40发个人第二名。2004年,易思玲上了湖南省体校,2007年加盟广东射击队,2008年年底进入到国家队。2009年,这位小将在进入人们视线之后,几乎夺下了除奥运会之外的所有冠军,而且在2010年的慕尼黑世锦赛中,她不仅勇夺冠军,还刷新了世界记录。因长相甜美出枪速度又快又准,她被誉为“美女快枪手”。
“射击说到底,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较量。”刘城飞说,作为易思玲的桂阳老乡和师兄,他一直在关注这个师妹的比赛之路,“我认为她心理素质比较稳定,凭她目前的积累和现在成绩,她还能再打一届奥运会!”
赛场花絮
红色幸运杯带来好运
本报伦敦今晨专电(特派记者 石月 郑湘平)每次参加重要的比赛,易思玲都会带上一个红色水杯,这个水杯,被她看做自己的幸运物。有意思的是,昨日的比赛,直到第8枪之前,易思玲才想起喝水,而恰恰是第8枪,让她反超波兰选手波加茨卡上升到第一位。看来,这个红色水杯给易思玲带来了好运。
比赛结束后,易思玲在混合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被问到日常的训练时,易思玲的回答让人有些吃惊:“我每天只训练1到2个小时,其余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谈到决赛中的感受,易思玲表示:“这10枪,虽然看起来很平静,但我其实很紧张,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我感觉通过这次比赛,我又长大了,获得奥运会冠军后,生活多多少少会有些改变。当然,今天能赢主要是运气好,今后还得继续努力。”
昨日比赛,在伦敦当地时间9时就开始了预赛,而易思玲则在5时就起床了。谈起在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摘下首金的杜丽,易思玲表示:“杜丽一直都是我的偶像,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继续参加奥运会,希望在下届比赛中能够实现卫冕。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国之后好好孝敬父母。”
“首金必胜令”急坏老枪
本报伦敦今晨专电(特派记者 郑湘平 石月)和淡定的易思玲相比,射击场外,耀眼的阳光让王义夫的眼眶充血难消,易思玲刚刚射落的首金让这位62岁的老枪激动得一度无法自拔。等到他平伏情绪娓娓道来,人们才知道赛前下达的“首金必胜令”让他和两位女将肩负了巨大的压力。“感谢你们,感谢大家这么关注和支持射击队。”王义夫哽咽地说。
如果不是王义夫自己说出来,人们不会想到中国代表团对这块首金是何等的重视。相关领导赛前一晚专门接见了射击队的队员们,而国家体育局局长刘鹏甚至还给他们下达了“首金必胜令”。巨大的压力让王义夫在现场焦躁万分,当易思玲和喻丹仅以第二和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决赛时,他不停的在场内来回走动看着两人的成绩。毫无表情的脸色无法掩饰他的忐忑和焦虑。
但最终,他的弟子逆境逢生不负众望。当易思玲一枪10.5奠定胜局时,王义夫紧绷的脸终于松散开来,他抬起双臂在空中狠狠地挥舞了一下,然后放到嘴边做成喇叭状,“唔!”一声长长的呐喊将积压在胸口的感情完全释放。
眼泪并没有夺眶而出,但却分明浸红了老枪双眼。王义夫怀揣着一面折得十分整齐的国旗,从看台一侧转到另一侧,想把国旗递给易思玲和喻丹。但一侧的工作人员挡住了他,他不得不折返到原地,却又被告知教练们必须离开了。不得已,他大步流星地赶往运动员休息室,总算将红旗送到了两人的手上,而怀中的那面国旗早已捂得暖暖的。
启蒙教练:此生无憾 最得意将她领上射击路
北京时间7月28日下午,伦敦奥运会射击比赛正在进行着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而此刻,在湖南省郴州市体校,全校师生在易思玲曾经的训练教室内正一起观看着这场伦敦奥运首金的决赛,比赛时间不长,但对于所有母校师生来说,却足够让人紧张。
现场掌声不断,龙教练脸上一直挂着一种自信的微笑,校长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机,当听到排名第一时,他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叫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同学们也呐喊加油,旁边的龙教练却一言不发,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看得出他胸有成竹了。
直至最后一枪打完,易思玲排名第一,现场终于按耐不住,爆发热烈的掌声。新浪湖南的记者和易思玲的射击启蒙教练龙寿柏一起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龙教练说:“感谢易思玲给他这么大的惊喜,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把易思玲领上了这个射击(之路)!”“我此生已经无憾!”而在交谈中,新浪湖南的记者也得知龙教练此前就曾非常自信地表示过,易思玲肯定能夺冠。不过第一时间看到夺冠的瞬间,龙教练却还是语无伦次了,多年的感情在此刻得到了宣泄。一句“我此生已经无憾”,也把对易思玲夺得首金的欣慰表露无遗。
(新浪湖南李从武 发自郴州)
准“90后”夺首金“激励一代人”
何军
当最后一枪沉着打出10.5环,来自中国、出生于1989年的易思玲今后的命运便注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毋庸置疑,成为奥运首金得主后,这名年仅23岁的准“90后”接下来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人们讨论的焦点。而她成长的历程、身边的故事也会被由浅入深地挖掘,成为同龄年轻人励志的教材,正如本届奥运会提出的目标“激励一代人”。
这些意义的实现甚至比金牌本身更重要,哪怕其中包含了一些勉强的噱头。每届奥运会都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会。“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的故乡送来,不是让我参加比赛的,而是让我完成比赛的”。44年前的墨西哥城奥运会,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那一句朴实的话语永远印刻在人们的心里。
他的成名,不是因为熠熠生辉的金牌,而是永不言弃的虽败犹荣。而正是阿赫瓦里的坚持,奥运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发扬光大。
奥运赛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选手相聚一起,在拼搏中相互交流,在奋斗中相互尊重,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影响着赛场内的其他选手,还影响着赛场之外的许多人。
“激励一代人”,这是伦敦奥运会的口号。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前辈们留下的励志故事永远是宝贵的财富,而优秀年轻人提供的励志教材同样是重要的精神补充。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同龄人的成功更具有现实版的榜样效应。
本届奥运会,“少壮派”将挑起各国体育的大梁。以中国为例,“90后”占据奥运军团总数的四分之一。通过奥运这个大平台,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表现,向赛场之外的年轻人传递积极的、健康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更有价值。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谭琳静 骆国平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