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关于湖南省桂阳县创新党建工作的调查
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湖南省桂阳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加强党建工作力度、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有效破解了桂阳县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发展不优等问题,形成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以催人奋进的先进思想引领科学发展。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桂阳县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其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发展目标。相继提出“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和“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桂阳”的总体目标,激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倡导“先行先试、互利双赢”等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打破“恐高”障碍、克服“畏难”情绪,不被思维定势所禁锢、不被各种干扰所动摇。三是明确发展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桂阳县打造成为全国资源型县域转型发展的样板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大湘南地区商贸物流的集散区、郴州“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桂阳县的实践启示我们,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以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近年来,桂阳县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聚人才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进发展上、把功夫用到狠抓落实上。一是坚持提优调庸正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让干事的人有舞台、奋进的人受鼓励、浮躁的人被冷落、腐败的人遭惩处。二是坚持基层一线炼真金。按照“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的要求,坚持“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原则,努力探索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新机制。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考察、使用干部的主战场,干部使用优先考虑基层一线优秀人员。三是“四个注重”严考核。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注重纪检监察、审计、计生、综治、信访、安监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考察对象所作的检查评估结果的运用,注重人大、政协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结果的运用,注重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各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的运用,注重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的运用。桂阳县的实践启示我们,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应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保障科学发展。基石稳,事业兴。桂阳县把基层组织作为党的事业的基石来对待,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探索党员“星级管理”模式。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的现象,探索建立党员“星级管理”模式。坚持以分类考核引导党员“创星”,以群众参与监督党员“定星”,以奖惩并重激励党员“争星”,强化对全县2.7万余名党员的量化考核和科学管理。二是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针对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引导农村党支部根据无职党员自身优势合理设岗、认真督岗、严格评岗,为无职党员“敢作为”提供了机会、搭建了舞台,有效激发了无职党员谋事干事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无职党员无权管事、无章理事、无法干事的问题。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方式。针对该县专业经济协会多的特点,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的模式,形成“支部抓协会、协会促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行模式。同时选派50名退居二线的优秀党务领导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特派员,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桂阳县着力抓基层组织建设,为该县党建工作打下了牢固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桂阳县的实践启示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重点。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远章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