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宣传方案

来源:新桂阳 编辑:陈祎 2012-09-07 16:02:33
—分享—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十佳爱我桂阳标兵”,进一步在全县掀起“学标兵,做标兵”高潮,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宣传形式

  命名表彰“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将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制作展板、编书赠阅、手机信息、网络互动、巡回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二、宣传对象

  1. 王贤光,桂阳二中教务副主任

  2.付建胜,县自来水有限公司供水110主任

  3.史纯华,县义工协会秘书长

  4. 朱卫清,本县和平镇人,深圳电子商务公司经理

  5. 刘卫兵,桂阳县樟市镇高塘村村民

  6. 刘城标,县能源办干部

  7.江明军,青兰乡曲木村民

  8.陈飞清,桂阳县杨柳乡政府炊事员

  9.李维林,县电视台《蓉城视点》主任兼任编辑

  10.陈庆柳,华泉卫生院院长

  11.欧阳静玲,洋市镇仁和村人,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冠军

  12.欧阳起树,光明乡和平村乡村医生

  13. 唐叶梅,白水乡中心校教师

  14. 袁古城,清和乡司法所长调解员

  15. 曹雪光,县合管办会计

  16.黎桂福,城关镇北关社区金叶路支部书记

  18. 谭福友,男,44岁,荷叶镇新市村支部书记

  19. 廖六文,桥市乡人,县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 魏细玉,女,60岁,城郊敬老院院长

  三、阶段安排

  从2012年元月份开始至7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历时半年时间。

  第一阶段:协调准备。(3月底前)

  1.召开宣传活动协调会,发放《宣传方案》;

  2.挖掘、搜集、整理“十佳爱我桂阳标兵”人选先进事迹,形成文字材料;

  3.做好展板、电视专题片的前期取景拍摄等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宣传。(4月1日至6月15日)

  1. 县文联在蔡伦广场宣传长廊制作“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宣传画面,扩大影响,营造氛围。

  2.县电视台拍摄制作专题片,每隔两天宣传一次“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开辟“十佳爱我桂阳”专栏进行播报,同时,积极与省、市电视台衔接,向上报送专题事迹片。

  3.县文明办和部办公室编发《桂阳宣传》,每期刊发一名“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同时,将活动信息和先进事迹材料及时上报省、市文明办和上级舆情信息部门。

  4.新闻中心在《今日桂阳》开辟“十佳爱我桂阳标兵”事迹专栏进行宣传,并登载“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事迹及选票,组织进行投票。

  5.新闻中心做好在《手机报》每日介绍一位“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事迹。

  6.县文明办负责成立编委会,收集、整理“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编撰《标兵风采录》,向全县赠阅。

  第三阶段:命名表彰。(6月15日至7月1日)

  1.县文联结合庆祝建党91周年活动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举办文艺晚会,进行颁奖。

  2.县文明办命名表彰“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发出学习决定。

  3.县文明办组建“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县进行巡回报告。

  四、相关要求

  县文明办要集中人力,搞好协调;新闻中心、广电、文联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现有的人员和设备,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所在单位要在工作、时间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十佳爱我桂阳标兵”候选人公示

  为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爱家乡”的热情,做“爱我桂阳”的宣传者、“树我形象”的推动者、“建我家乡”的实践者,中共桂阳县委宣传部、桂阳县文明办决定,在“七一”前后隆重表彰“十佳爱我桂阳标兵”。经过层层推荐、逐级考察,现已确定20名候选人。现公示这些候选人事迹简介,向社会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时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公示时间自即日起,为期一周。如对候选人有情况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反映。 电话:4462065 4470678

  1. 王贤光,男,41岁,桂阳二中教务处副主任

  他深夜背起发高烧的学生奔向医院,感动了医院的医生;他借钱度日,资助学生上大学,感动了本有微词的家人;为了给创业的学生贷款,他用工资卡作担保,自己垫付利息;为了别人改善住房,自己让出宽松的房子,住着10平米的房子……他从参加工作就把爱永远给了别人,把辛苦留给了自己,虽然身患癌症,仍然坚守三尺讲台,他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树起了一座师德的丰碑。

  2. 付建胜,男,38岁,县自来水有限公司供水110主任

  当水管爆裂的时候,他身先士卒,带领抢修队员快速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当接到用户来电时,他耐心倾听,同时拿出随身携带的记录本,认真快速记录着;2011年9月,在抢修环城西渠的工地上,他摔断了两根肋骨,只在家躺了一天,便歪着身子就去上班。参加工作二十余年,他爱岗敬业心,刻苦钻研,以娴熟的技术、热忱的服务,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赞誉。

  3.史纯华,男,36岁,县义工协会秘书长

  2008年4月,得知樟市镇3岁小女孩成某被大面积烧伤无钱医治,家长束手无策时,史纯华主动发起爱心捐款救助,共筹集医药费5万余元,使小成重获新生。5·12汶川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期间,史纯华义务献血5次,献血量达2000毫升。2008年县义工协会成立以来,共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环保护绿、义务劳动、赈灾献血等公益活动30余次,募捐善款50余万元。

  4. 朱卫清,男,42岁,和平镇人,深圳电子商务公司经理

  23年前,父亲弥留之际,嘱咐朱卫清一定要寻找到一位曾经救济过自己的恩人。23年来,朱卫清一边多方寻找父亲说的这位恩人,一边南下深圳创业,于2004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把“诚信”和“感恩”确立为自己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朱卫清最终找到了恩人并传承着恩人的美德,帮助家乡建了敬老院,资助患病的老乡李忠明,从家乡带出2000余人到深圳创业。

  5. 刘卫兵,男,33岁,樟市镇高塘村村民

  2011年3月9日晚上12时,樟市镇高塘村山下边组村民刘卫平家突发火灾。刘卫平在外务工,家中只有妻子和两个分别为3岁和9个月大的小孩。当时熊熊大火已弥漫整个房间,村民难以近身,情况十分危急。紧要关头,刘卫兵不顾个人安危,罩件湿衣服,只身冲入火海,迅速摸进卧室,将两个小孩揽入怀中护住向外疾冲。孩子抢救出来了,刘卫兵的脸颊被大火烧成Ⅱ度烧伤。2012年,市文明委授予刘卫兵“郴州市首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

  6. 刘城标,男,54岁,县能源办干部

  刘城标热爱农村能源事业,从事农村能源工作30年。30年来,共培养沼气技术员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40余人。曾两次放弃省能源推广站高薪诚聘,为我县农村能源事业发展默默无悔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使我县农村能源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乃至全省闻名,特别是在大中型沼气池的示范推广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7.江明军,男,30岁,青兰乡曲木村民

  自2005年起,江明军和家人一起,每年都要为乡里的每一位孤寡特困老人送去200-300元的“爱心款”,迄今已持续了7年,累计发放善款近20万元。2005年底,江明军一家人设立了专门的“爱心账户”,用来资助当时的全乡孤寡特困老人103人。从此以后,每年3万余元的“爱心款”便列为江明军一家的“年度预算”,全家人不定期地往账户里存钱。2012年,江明军全家人把 “爱心款”200元提高到了每人300元。其事迹在《郴州日报》头版作了介绍。

  8. 陈飞清,女,42岁,桂阳县杨柳乡政府炊事员

  为让同事们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自己动手养鸡种菜;为给寄宿学生提供热饭菜,义务为学生担当炊事员;长期帮助遗孤赵七妹,为其提供饭菜 ……25年前,陈飞清在我县偏远山区乡杨柳乡参加工作后,便牢记父训,扎根山区,在政府食堂平凡岗位上,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传递“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和支持。其先进事迹先后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郴州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

  9.吴永前,男,46岁,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从医20多年,多次谢绝数家民营医院的高薪聘请,毅然放弃调到市级医院的机会,坚持为家乡人民服务;倾其所学,在病床前手把手帮教,积极培养桂阳儿科医术的传承人,先后带出主治医师6人;恪守职业道德,模范带头行医,使儿科成为人民医院接诊率最高、口碑最佳、效益最好的科室。2007年人民医院成功开设新生儿区,成为医院特色科室,其经验在全市推广;儿科被评为市重点专科,并成为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任务——儿童慢性肾脏病双重复查模式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六个实施单位之一。

  10.李维林,男,54岁,县电视台《蓉城视点》主任兼编辑

  李维林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为了办好节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2011年的一天,他为了拍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画面,爬上一个土堆,不料一脚踩空,从三米多高的地方掉入河里,将右腿摔伤。别人劝他请假在家疗伤,但他稍作包扎,又继续参加采编工作。所负责的《蓉城视点》曾连续两年被评为郴州市唯一县级优秀栏目,有七个节目被《中国农民致富报道》录用,选送在全国一千个市、县电视台展播。《永远的丰碑——欧阳海》中的许多内容和片段被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十余家媒体采用。2004年至2005年连续两年受省政府嘉奖,2007年荣立三等功,2009年获市广播电视系统优秀通讯员称号。

  11.陈庆柳,男、40岁,华泉卫生院院长

  18年前,陈庆柳接手时的华泉卫生院,医疗业务用房不足100平方米,医院负债近10万元。医院门庭冷落, 举步维艰,每天门诊量不足10人。他接手后,说服了父母和妻子,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添置医疗设备,改善医疗环境……这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他既是院长,又是医生,还是山区人民的义务出诊员,只要一个电话,无论道路多远,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总是义无反顾地背起药箱出诊。一年一小样,三年一大样,陈庆柳用他的执着坚守,书写了华泉卫生院的辉煌诗篇。

  12.欧阳静玲,女,25岁,洋市镇仁和村人,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冠军

  8岁时的一次意外使欧阳静玲失去了左手掌。但是她自强不息,付出常人数倍的辛苦和汗水,苦练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艰苦的专业训练,欧阳静玲不断地在世界、全国级别的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奖。2003年,在全国第六届残运会获亚军;2005年,在全国锦标赛上获100米跑、200米跑、跳远三项比赛冠军;2011年,在全国第八届残运会上获女子跳远和女子五项全能两枚金牌及100米短跑银牌。

  13.欧阳起树,男,55岁,光明乡和平村乡村医生

  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病人随叫随到。40余年义务为本村的孤寡老人提供医疗指导,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无私地减免医药费达二十余万余元。不顾山体滑坡危险,进入山体滑坡区域,及时抢救出严重骨折的一名小孩和七旬老人,且不收病人分文……欧阳起树自1972成为光明乡和平村乡村医生后,便以最优的价格、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疗水平赢得群众的信任。1988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授予“中国民间优秀名医” 称号。

  14. 唐叶梅,女,42岁,白水乡中心校教师

  唐叶梅身残志坚,抵制住了广州、深圳高工资、有编制的诱惑,成为了我县第一个英语专业毕业到山区代课的教师。她扎根坚守我县偏远山区学校白水中心校20余年,教书育人,爱生如子,是学生信服的“老师妈妈”。她撰写的教学论文《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国家级一等奖,先后荣获“县优秀教师”、“县英语教学比武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湖南经视、《郴州日报》、《湖南教育》等众多媒体报道。

  15. 袁古城,男,46岁,清和乡司法所所长

  袁古城自2005年担任桂阳县清和司法所长和乡调委会主任以来,他先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当事人履行率达99%,且调处矛盾纠纷的档案标准规范,调处的纠纷无一例反弹;防止各类矛盾纠纷激化达49起;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15次。一大批影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调处化解。2012年3月,袁古成被省人事厅、省司法厅授予“十佳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省党代表。

  16. 曹雪光,男,42岁,县合管办会计

  2003年5月,曹雪光调入县合管办工作,负责财务业务。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量从2003年的近千万元到2011年1.5个亿,会计凭证从月平均十几本到现在的月平均近200本,财务处理工作量成百倍的增长,曹雪光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妻子下岗、年迈老母多病、孩子年幼需照顾等困难,经常工作到深夜,每月及时审理拨付上千次的报账款项,款项拨付做到了零差错,保证了合作医疗资金公正、公平、合理、安全的运行使用。

  17.黎桂福,男,65岁,城关镇北关社区金叶路支部书记

  2010年,城关镇推行网格化管理,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其中环城南路一带辖区成立金叶路小区,百花社区通过多次物色,无合适人选,最后找到已从社区支部书记位置退下来的黎桂福说明情况,黎桂福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了。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人手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支部班子组建、民情走访、清扫保洁等工作。今年,辖区内出现山体滑坡险情,他搭一个帐篷日夜坚守,为群众排除险情,赢得了群众的一片赞扬。

  18. 谭福友,男,44岁,荷叶镇新市村支部书记

  2010年荷叶镇煤矿收购后,谭福友审时度势抢抓风电项目在该村建设的机遇,引导本村煤矿老板进行转型发展,开旅馆、饭店、特色农庄休闲等,鼓励经济能人党员干部带头引进技术在村内开办企业,为地方群众谋取就业机会,帮助群众解决就业人数上百人,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使该村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有序推进,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发展。近年来,谭福友带领村民硬化了所有的通组公路,建设了5个村民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文化设施。

  19. 廖六文,男,43岁,桥市乡人,县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08年,廖六文响应县委县政府回乡创业号召,放弃了在广东深圳经营长达10年之久的五金加工厂,带着所有积蓄回家乡创业。回乡后,他牵头成立了桂阳县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22户,开发油茶林1万多亩,并带动农户发展油茶基地2万余亩,年产油茶近100吨,实现销售收入430万元,为茶农户平增收2000元。2011年,佳宝油茶作为桂阳特色农业品牌参加农博会,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郴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廖六文被评为十佳创业带动就业之星。

  20.魏细玉,女,60岁,城郊敬老院院长

  1992年,魏细玉从城郊乡昭金村支书任上退下来后,去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的敬老院。20年来如一日,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拉家常暖心……魏细玉成了孤寡老人膝下最好的“闺女”。她先后荣获“全省敬老好儿女”、“郴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其事迹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以上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材料,以及这次评选的投票方式,公布在桂阳新闻网和《今日桂阳》第131期上,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投票。

  中共桂阳县委宣传部

  桂 阳 县 文 明 办

  2012年5月

来源:新桂阳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