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谢保塘种菜记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李琳 编辑:陈祎 2012-09-25 10:52:05
—分享—

  9月18日,笔者在桂阳县太和镇社员村看到,村子里山清水秀,昔日无人问津的土地如今变成了连片的蔬菜地;昔日握着铁锹挖矿的村民,如今拿起锄头当起了菜农;在村民谢保塘的地里,辣椒、白菜苔等时鲜蔬菜一片生机勃勃。

  谢保塘今年58岁,以前在村附近大大小小的矿都打过工,可谓 “矿山通”。他告诉笔者,今年种的几亩白菜苔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早已被预定一空了,保守估计收入3万元,不比到矿上打工差。

  该村距桂阳县城9公里,村子有3800口人,因地处太清矿区,村子周边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墨矿,全村千余名青壮劳力几乎全在矿上做事。由于长期无序开发,矿区私采乱挖现状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大,对周边村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用社员村村委会主任徐满友的话来说,以前村子里时常是灰蒙蒙的。

  去年,市县两级决定对矿区资源进行整合,该村挖了一辈子矿的村民们也必须另谋出路。

  “去年附近的矿都关闭了,不准挖了,村里炸开了锅,大家都为生计担心,怕断了收入。”说起这次矿区整合,谢保塘打开了话匣子, “村干部组织全村开了个大会,说县里要把我们村打造成蔬菜基地,让大家来种菜。村干部话音未落,村民就议论开来,有的说种小菜能赚几个钱的,有的说又从工人变回农民啰,也有的说蔬菜种植是绿色产业,正和镇的燕山村很多人种菜就发了财……”

  谢保塘说,那段时间县蔬菜局的、县永宏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经常来,还带来了种植白菜苔、西兰花、辣椒、茄子的技术资料,反复给他们讲解;最后,合作社负责人说先和他们签蔬菜订单,他们种,合作社销。村民们细细琢磨,这是好事啊,不愁销路的事肯定能做。当即,很多村民就打消了顾虑,签订了订单。

  同村的谢德保也尝到了转型的甜头。今年他承包种植了400亩蔬菜,种上了白菜苔、红菜苔等多种蔬菜。他告诉笔者,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收入70万元是 “板上钉钉”,明年他计划把规模扩大到1000亩。

  目前,社员村通过 “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立足本地市场,并加强基地与广州超市的对接,基地面积已突破1500亩,年销售额突破750万元,吸纳村民500余人就业。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李琳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