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望,一九四二

作者:谭杰 编辑:陈祎 2013-03-19 11:19:10
—分享—

  影片《一九四二》这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而古老的中原河南又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处处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

  在老东家的逃荒队里,有怀恨在心的雇农、青春浪漫的学生、狡猾市侩的封建地主,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阶级,但在大灾大难之前,所有的人又都回归到了人性的原始状态。当影片把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冲突一次次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时,自己仿佛被押上了审讯台,如果你是少东家,你会开枪打死因为走投无路前来借粮的邻里乡亲么? 如果你是瞎鹿,你会在老母垂死,全家挨饿之时,选择卖掉女儿么,会因为一块驴肉而固执地被军痞一枪托砸进滚烫的肉锅么?如果你是拴柱,会因为想要回女儿唯一的信物小风车,而顽固地让日本人扎着馒头的刺刀穿喉么?

  太多太多的拷问,如同冰冷的钢刀戳戮着我的心灵,血淋淋的痛楚,让我无法回答。走近洛阳城,饥饿早已扒光了星星这样的地主家千金的骄慢和天真,从一个学生的天真无瑕,到杀死宠物爱猫喝肉汤,再到“爹,我实在受不了,家里面柴火都没得吃了,你让我讨个活命,把我卖了吧。”花枝更是屈辱求生,先是失去顶梁柱,后是改嫁给了失意的拴柱,仅一夜之欢后,又有预谋式地将一双儿女托付给新郎说:“卖了我,能得几升粮食,我能活,你也能活。”就在花枝自私而又无私的坐上人贩“夫君”的车子离去时,花枝又要求停下来,把比较厚实的棉裤换给新郎,再次生动地折射出了人性的温情和周全。这里所有的死与生,爱与性以及星星那抹残红都是围绕图存而自然展开的交易,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所以才物化成了粮食、饼干、猫和风车等等。灾难面前的女人总比男人表现得坚忍与柔韧,当最起码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里的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其他高层级的需求就纯属扯谈了。

  影片结尾部分留下了一心想死得离家近点的老东家,这是一个即使在逃荒路上,也不会忘记向雇佣信誓旦旦,爷知道如何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的封建地主。但随着其唯一传宗接代的孙子的死去,一切梦想都破灭殆尽。好在老东家在返回求死的路上遇到了可怜的遗孤,他们选择了共同生存下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已经说不清楚是老东家救了路边遗孤,还是路边遗孤救了老东家。影片最终以路边冰冷的尸体和爷孙两人踉跄的背影而结束。

  重新拾起1942年这个沉痛的历史包袱,了解当时在中国河南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及时补上这段历史的碎片,也许会让活在当下的我们,特别是80、90后,更能获得一种战胜困难和迷茫的力量。

作者:谭杰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