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太和烟村话发展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尹波 编辑:陈祎 2013-07-11 16:50:29
—分享—

  □尹波

  6月21日 星期五

  太和镇烟村位于桂阳县南部,全村总面积1.6公里,拥有耕地面积750亩,全村现有农业人口799人。今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立为烟水配套和育苗、烤房项目工程,是太和镇重要的产业转型示范点。现在正是烟农最繁忙的时节,大家有些什么困难,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来到村里,与村民面对面聊起家常,了解大家的需求。

  在村级活动室里,早已经坐满了前来座谈的烟农。村民陈用保第一个发言:“烟村与村头‘睦邻友好’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代表两村百年来的历史恩怨得到化解,而且这条水泥路的建成,既可避免车辆从村中穿过减少安全隐患,又可改善村里的卫生条件,村民们都很感谢镇党委政府。”我对他的话也充满了感激,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群众还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村支部书记陈务光说:“今年我村的项目建设任务繁重,目前烟叶烘烤场和80栋烤烟房的建设已完成,仓库和机房已开工建设,育苗大棚和排灌站也已经审批下来,希望镇里能给予更多的资金帮扶和指导。”

  说话间,党员陈锦兰也插上话:“今年我们想借着农村环境治理这项政策,在村里修建3个垃圾池,1000余米的排水沟,现在已建好2个垃圾池,排水沟工程也正在启动,预计投资9万余元。现在村里已自筹了2万余元,还有7万元的资金缺口,希望镇里能帮助解决。”

  “农村环境整治是当前的重要工作,直接影响村民居住环境,镇里将全力支持。”我答过陈锦兰的话。

  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晚霞把整个烟村镀上了一层金色,煞是好看。

  感悟:要把烟村打造成战略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关键还是要做好整体规划,搞好村庄巷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靠各方支持,更要靠老百姓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加快土地流转,调优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烟叶、水稻、生态养殖等产业,增加村里和村民的收入。

  (作者系桂阳县太和镇党委书记)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尹波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