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8时,桂阳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曾春初刚走进办公室,手机突然响了。
“是曾总吧?我是敖泉镇塘汪村支书朱国元,我们村的玉米地里发现大量害虫,很多玉米被啃成‘光杆司令’了,请你们派人帮忙指导杀虫。”
“老朱你别急,先说说大概情况。”
朱国元说,塘汪村玉米地很可能是一种迁飞型害虫在“作怪”,受灾面积约有100亩。塘汪村共有村民1200多人,玉米是村民除烤烟外的主要经济作物,每户每年种植八九亩。这次玉米大面积受灾涉及150多户,村民们很着急。
了解基本情况后,曾春初立即向局长汇报,局长叫他抽派3名技术专家,马上赶往受灾现场,为村民排忧解难。
太阳炙烤着大地,可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到达塘汪村时,已是上午10时,20多个村民正在村头焦急地商议着。
“可把你们盼来了!”看到农业局的车子进了村,朱国元赶紧迎上来。
“先到地里去看看吧。”顾不上喝口水,曾春初和植保站、粮油站技术人员一边听村干部介绍情况,一边大步向玉米地走去。
此时正是玉米生长旺盛期,却被害虫破坏得面目全非,不少只剩下光杆。走近一看,玉米叶片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蚕形幼虫,似乎可听到虫子啃食叶片的“沙沙”声。
通过现场“会诊”,技术人员认定这是一起由杂食性迁飞型害虫——粘虫暴发成灾所致。原来,由于这片地区邻近烤烟大田,夏日高温加上烤烟陆续采摘,粘虫向生长旺盛的玉米地迁飞产卵繁殖,给玉米酿成灾害。
从地里回到村里,曾春初召集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开会,详细分析原因,并迅速开出“药方”,要求各农户立即施药补救,否则会严重影响玉米灌浆结实,甚至绝收。
技术人员把带来的农药按受灾情况分发给农户,随后又冒着高温,到玉米地里指导村民杀虫,一场玉米保卫战在塘汪村展开……
第二天,朱国元向记者透露,防治效果很好,粘虫成灾面积已控制在15亩内,为村民挽回损失10万余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明 白培生 夏太鹏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