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国时期“郴资桂”公路之所想

作者:池福民 编辑:陈祎 2013-08-08 10:34:47
—分享—

  历史的风,吹翻起77年前的那一页。时间定格在1936年5月15日,湖南省公路局郴资桂公路工程处,郴桂路极乐第一涵竣工摄影及一张施工照片。端详着这两张发黄的旧照片使人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是哪位先贤在77年前就提出来了“郴资桂”架构设想?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汽车、火车为何物,马车和挑夫是当地几千年沿袭的主要运输手段。

  历史是漫长的却又仿佛就在眼前,据桂阳老一辈人说,古老的盐行街、七里街、十字街那时的繁忙景象不亚于现在的步行街和菜市场,当时这里是湘南的物流集散地。那些身强体壮的挑夫从广东的连州、星子,把盐、洋布、洋火、洋油、白糖等日用品源源不断人挑马驮运到桂阳。商贾们除供应本地消费外,部分商品通过舂陵江“小南京”码头水路船运输销往湘北地区,并把本地的特产烟、茶叶、麻、有色金属、农具等销外地,形成南北交流的商业网络。

  自古,有一方作为的官吏都奉行“要致富先修路”施政方略。翻开桂阳的交通史,汉代桂阳太守卫飒凿山通道,列亭传,置邮驿。促使桂阳民众修筑古道,设立津渡,架设桥梁,利用舂陵江水道传驿。

  唐代,官吏北出,军事往来,矿产品运出以走舂陵江水运为主。宋、元、明、清时期,桂阳相继向毗邻各州县修筑主要古道(官马道)。这种道路结构,平原丘陵以石板为主,山区半山区多见于砂土或砾石路。路面宽1至1.5米,大多数为人们筹资所建。到清末时期,桂阳已有主要古道12条(其中府级驿道一条,州县驿道三条),总长487公里。民国时期,在明清古道基础上,路的走向及通过地点有所变化,古道的条数,里程也有较大增加。

  南宋嘉定五年(1213年)仁义政明村邱登龙建成惠政桥;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永济桥(又名七拱桥)建成;清同治七年“桥有百计,名者三十有八”;光绪年间,又有大章桥、流渡桥、翠仙桥、望仙桥、花桥等先后建成。渡口,在舂陵江,宋宁宗时(1195年)设舍人渡及人货码头(民国时称小南京);明代增设百家渡、斗下渡;清代又增设龙家、孙家、何家、史家、上汾、乌石、瓦窑、缄湖、屯水招旅渡,舂陵江日通过木帆船多达300余艘。斗下、上汾、何家、柏家、史家,成为货物码头。千百年来,桂阳长途运输以水运为主,短途运输主要靠肩挑背驮。

  桂阳至舍人渡,据1942年11月相关资料记载:桂阳年货运量土靛5万担、食盐3万担、矿石2万担、烟草1万担,布匹、药材、南杂、百货、瓷器、苎麻、红枣等都以人力畜力运输。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大了商品成本,原始的生产模式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1886年德国的卡尔·奔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当历史的车轮不停的向前翻转的时候,郴州地区的交通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公路铁路建设都在紧张有序的兴建。古道桂阳至郴州,途经长塘铺、丰泉铺、招旅铺,清代为支路,民国初期为干路,原境内里程长16公里,路面石板,宽1至1.5米。民国18年(1929年)至民国 27年(1938年),采取以“赈”款招集灾民修筑桂阳至郴州,桂阳至舍人渡两条公路建设,通车里程只有桂阳至极 乐 14.2公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衡宜(衡阳至宜章)、郴桂(郴州至桂阳)、郴资(郴州至资兴)等公路干线相继修建,陆路交通便宜,商品货物运输水路改为铁路和公路。从此,交通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镇和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更是注入了强劲的春风,旧貌变新颜。桂阳已是青山吐绿、樱花郁香,高楼林立、华灯异彩。交通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条条水泥公路纵横交错。以高等级公路为重点,506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 4400多公里,为1949年的170倍。交通的方便,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千年古郡桂阳像一颗初露光芒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镶嵌在湘南的大地上,熠熠生辉。现在桂阳县城至郴州市城区的高等级公路,不用半小时即可到达;“郴资桂”公路一小时即可贯穿;至武广高铁客站约20分钟车程;厦蓉、京珠复线两条高速公路过境桂阳150公里,从县城出发5分钟即可上高速公路。桂阳形成了高速铁路比肩而过、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

  历史无法重现,无法再生,老照片是对历史面貌最真实的回眸,这些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时代气息浓厚,记载着时代变迁的真实性,那黑白醒目的文字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这一刻,这一壮举,让历史铭记。

作者:池福民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