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仁安羌大捷扬威海内外的深远影响

作者:雷昌仁 编辑:陈祎 2014-02-14 11:49:37
—分享—

  仁安羌大捷虽已过了70余年,但它在海内外的影响甚为深远。这场战役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境外击溃日军的第一场胜仗,通过解救英军,我国赢得了英国人和国际上的普遍尊重。

  参与战斗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原本不是正规部队,由于当时驻缅英军迫切要求驰援,我国只好将税警总团三个团改编成师,勉强送往缅甸作战。这支用于“应卯”的中国军队,其实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按刘放吾将军的说法,大多是邻里乡亲,彼此就像兄弟或父子,感情上互相扶持照顾,打起仗来也是同心同德。

  中国入缅军装备简陋,又没有适当的医护人员及军需,所仰仗者英军的军需其实也无太多余裕,时任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甚至曾称远征军为“寄生虫”。没想到的是,新38师的113团入缅不久,就取得了著名的“仁安羌大捷”。

  此战半个月以后的1942年5月3日,亚历山大将军给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致函:“谨代表我第一军及其它英帝国军队,对阁下热诚襄助及贵师英勇部队援救比肩作战之盟军美德,深致谢忱;本人奉英皇陛下命:赠阁下以‘英军司令’勋章,尤感欣慰……”

  时任英军第一军团长的斯利姆将军,后来接任英缅军总司令,并当过澳大利亚的总督和英国的元帅,他在战后写的《反败为胜》中,谈到了1942年4月18日清晨到113团的视察:“一到达前线,他(刘放吾团长)马上看出我的来意,说到营部去看看。到达营部,我们对连的部署非常满意,正准备后撤的时候。上校和我说,我们再到连部去看看。我不能确定在战争即将开始的这一刻,我应该到更接近前线的连部。但是为了面子,心里百般不愿还是涉水到达连指挥所。到达连部的时候,攻击的枪炮声顿响,这时候我真担心团长会建议,我们再到排部去看看。幸好,团长没有提,只是看着我露齿而笑”。斯利姆将军评价道:“只有优秀干练的军人,才能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露齿而笑”。

  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尔将军的助理怀曼,后来当到美国的四星上将。他在著作中谈到:“通常而言,做掩护部队都是牺牲的部队,而113团做掩护部队时,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战场,却一直勇敢作战,团长刘放吾,总是淡定自若、指挥若定。就像一个美丽的诗篇”。

  当年解救的英军中,只有费兹派瑞克现在还活着。他特地于2012年来到美国,向刘放吾将军的家人表达谢意,并写道:“1942年4月19日,中国军队的攻势势如破竹,其效率和壮观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军队训练有素,步调一致,令人震惊……这些非常有纪律性的部队,在进攻时像一首美丽的诗篇,也像壮丽的盛典……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我一直在讲述这个故事,但却被历任首相和国防大臣一再否定……仁安羌战役是痛苦的回忆,但我无法逃避!”

  2013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邀请费兹派瑞克夫妇到台湾,隆重地接待了他们。马英九在致辞中提到:“刘将军113团官兵的英勇事迹,淹没了半个世纪,直到1992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造访刘将军,此事才公之于世。其后,政府特别颁发刘将军褒扬令,表彰其卓越的贡献。此役我军虽击退日军,但伤亡惨重,且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异常艰辛,我军能于其时赢得第一场胜仗,

  不但盟军士气大振,亦为抗战史

  上境外取胜之首役,极具正面意

  义。另外,在此役发生后的九个

  月,中国分别与美国、英国在华盛

  顿、重庆签订了平等互惠的新约,

  亦显见国际社会并未忽略我军对

  此役的贡献。”

  在撒切尔夫人造访前后,美国总统布什、加州州长和英国国防大臣等纷纷向刘放吾将军去函致意。英美多个主流媒体、华人媒体均大篇幅刊载有关内容,大力宣扬中国远征军、新113团和刘放吾将军的事迹。台湾知名媒体评论人邱震海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在整个欧美社会里面,谈起仁安羌大捷,仍然必须要竖起大拇指,敬佩中国军队的英勇。”

  2002年来,国内的情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远征军的事迹不断被挖掘宣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媒体先后推出专题节目,报道刘放吾将军及仁安羌大捷。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60位著名人物》,就包含毛泽东、朱德和刘放吾等。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推出后,引起极大反响,社会上纷纷传闻“团长”的原型就是刘放吾。2013年,国内各媒体竞相报道缅甸纪念碑塔落成、衡山忠烈祠安灵仪式和“仁安羌大捷”,多次采访刘放吾将军之子刘伟民先生,在国内外华人世界掀起了很高的声浪。

  英雄已去,精神长存,刘放吾将军的英雄事迹永远值得家乡人民骄傲和自豪!

作者:雷昌仁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