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秉安与《大逃港》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颜石敦 编辑:陈祎 2014-12-31 10:11:29
—分享—

  今年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提到了“逃港潮”,其实早在2010年,著名作家陈秉安在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中对此就进行了深度报道。作者真实再现了当年深圳(原宝安县)从“逃港潮”多年难解,到习仲勋推动放宽政策,再到深圳特区萌芽的曲折历程。为此,陈秉安在2000年还亲自采访了习仲勋本人,习仲勋对陈秉安说出了那句名言:“不搞改革开放,人民就会用脚投票。”

  历尽坎坷奠定文学功底

  1948年出生于郴州桂阳县城的陈秉安,是著名的记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秉安的曾祖父陈士杰是晚清浙江、山东巡抚,爷爷陈兆槐是清政府常镇道台,父亲陈毓英是湖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与湖南省主席程潜有较深交情。由于家庭成份的原因,文革时期陈秉安历经曲折。1968年,他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桂阳县太和镇烟村,在烟村,他上山砍柴,下水插田,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三年后,他被聘到原清和乡瑶汉杂居的下安村当民办教师。

  在芙蓉洞下安村这个偏远的洞山里,陈秉安经常用“艰难困苦,玉汝如成。”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夜阑人静之时,他在枯黄的煤油灯下偷偷地阅读“禁书”《复活》、《战争与和平》、《小逻辑》等,与世隔绝的环境,反倒成全了他,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1974年,陈秉安作为最后一批知识青年,被招工到了县搬运社, 扛水泥,背麻包,1米6几的陈秉安同一群年轻的穷苦弟兄,每天背着180斤的稻谷装车,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不久,领导发现了他的才能,将他调到办公室做文员,组织青年活动。此后又从县搬运社调到了县卷烟厂。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高中课程。1977年恢复高考后,陈秉安以郴州地区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但由于家庭成份的原因,他未能成行。1978年,陈秉安再次参加高考,终于被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大学毕业前夕,他的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湘昆的流变与繁荣》,在《湖南戏剧》上发表,该文第一次探索了昆曲为什么不在其它地方,而在一个偏僻的小县桂阳兴盛?高雅的戏曲为什么能在桂阳站住脚跟……等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探索,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读来理论价值仍不落后。

  成绩优秀的陈秉安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总工会工作,与韩少功、肖育轩等著名作家同事,主编《主人翁》杂志。期间,陈秉安创作的剧本《楚汉之争》被北影导演凌子(叶向真,叶剑英的二女儿)看中。陈秉安带着剧本《楚汉之争》到北京电影制片厂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改编,因经费问题,最终没能搬上荧幕。

  为离香港的姐姐陈玄近些,陈秉安来到深圳,担任《深圳周末》主编、《特区大社会》总编等。陈秉安从事新闻工作多年,1990年,他被深圳市委相中,破格担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写作组主笔,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第一次向外界全面地介绍了深圳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该书发行25万册,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今中国鲁迅文学奖)。

  关注逃港问题全心探索

  陈秉安长期身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他常常在思索:邓小平为什么不提出在新疆、黑龙江,在广西的凭祥、吉林的延边……办特区,而单单选择了深圳呢?他带着问题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和写作。从广东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得知:从1950年到1979年间有百万人从深圳河偷渡到香港,人民群众宁可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也要从社会主义往资本主义跑,史称“大逃港”。为了遏止“偷渡外逃”,“解决肚子要吃饭的问题”,逼着共产党人想办法。其时,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支持了边境群众与香港经济往来,搞对外开放,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1979年,习仲勋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拿到北京去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汇报,邓小平才有了首先在深圳(原宝县)办特区的伟大构想。所以陈秉安说,群众“大逃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解决逃港问题,是习仲勋等一批老共产党人的伟大功绩。

  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一段如此重要的历史却被深埋着,不能公开。作为一个有高度担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陈秉安从1987年就开始酝酿、收集资料,进行《大逃港》写作。他不断奔波于“宝安县农村的旧村瓦舍、山中小径,采访那些逃过港的老农,曾经失去了亲人的妇女、青年……纠缠得甚感为难的档案管理人员……”。好在2007年4月,广东省档案馆解密了1949-1974年的12000多件档案,有关逃港事件的内容亦在其中。陈秉安有了读到更多历史资料的机会,而《大逃港》也在2010年公开出版。

  巨著付梓引发多方关注

  《大逃港》出版发行后,很快被印成繁体版,在大陆、香港,美洲、欧洲、澳洲华人世界产生很大影响,搜狐读书频道、当当网联袂强力推荐,《中国青年报》“冰点”专版热议《大逃港》。凤凰卫视、上海卫视、香港卫视等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目前,潇湘电影制片厂和峨嵋电影制片厂正在筹划把《大逃港》拍成电影。201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栏目将陈秉安作为《每周中国人物》推荐给港、台、新、美、等地华人。“如果我不写下它,历史,将会留下一页空白。”陈秉安用20余年的努力写下《大逃港》,历史少了一页空白。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颜石敦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