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晚清名士夏寿田(五):闿运高足恩千重

编辑:陈祎 2015-02-26 16:11:46
—分享—

  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是晚清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令王氏满意的学生首推夏寿田。夏是王氏门墙中全能式人才,曾被王喻作曾国藩。

  王闿运满意夏寿田书读得好。自从中国有了科举制开始,“功名”便成为读书人的头等大事。《唐摭言》有句话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中国人好面子,官当得再大,学问再好,如果没有个进士头衔,总是一块心病。作为老师的王闿运,一辈子就是考了一个举人,没有中个进士。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闿运,才被朝廷恩赐为“进士”。尽管举人也可以当官,然而,同进士出身相比,天壤之别。而作为学生的夏寿田连中三元,轻取进士,并荣登榜眼,真让老师大挣脸面。

  王闿运在《丁末中秋泛月遇夏午诒同舟上白沙绕舟还院作》写道:“明月犹未升,佳客来我舟。开衿对清光,拥楫溯安流。凉期不易逢,圆影忽以收。浮云蔽长帷,众星环四周。真明固无亏,冰镜朗清秋。昔我与子期,秦楚路阻修。俱轸千里怀,欢此一夕游。惊沙忽涌涛,碧树自围洲。嗟我见此月,欣怨各有由。还舟感双心,对烛怀百忧。”从首句的“佳客来我舟”,点明湘绮之喜由来,对夏的器重有加。并希望夏“拥楫溯安流”。

  夏寿田仕途受阻后,诗中有失意文人的语气,作为老师的王闿运有所觉察,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卷五中写道:“看夏榜眼律诗,勉其更历艰难,莫以杨升庵自比。自来才子诗人,误人不少,使升庵遇我,必有所成。”王闿运对杨升庵的坎坷经历表示同情,希望夏寿田不要走才子诗人的路子,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路径。

  王闿运满意于夏寿田孺子可教。据《杨度日记》庚子九月九日记:“晴,午诒惟师言是听,然从学日浅,未深知也。”自古尊师重教,夏寿田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尊敬师长,令王老师非常满意。连狂狷不羁的杨度对夏寿田的评价带有几份钦佩,说出了“午诒(夏寿田)能狂,我仅能狷,实不如彼,愧斯言矣”的心里话。当夏寿田在无奈中感叹:“平生不解,江南才子,家亡国破,都成诗料。”王闿运立马安慰夏寿田,回填了《采桑子》,只是目前这两阙词有两种版本(黄叡版和岳麓版),不知那种更贴切。全词如下:

  小姑吟罢英雄老,再起南征,却恨馀生。凄断(岳麓版作诉)琴声杂鼓声。微之也悔从前误,误了莺莺,莫误卿卿。可惜风流顾曲名。

  书生却有元戎胆,醉罢葡萄(岳麓版作蒲桃),笑对红蕉。末(岳麓版作茉)莉花前宿酒消。思量冷落(岳麓版作暖)吴钩剑,重把灯挑,细把(岳麓版作捻)香烧。一卷兵书付小乔。

  王闿运满意于夏寿田重感情和讲义气。当王氏的湘绮楼被火烧后,夏寿田不但在同学中发起重建湘绮楼的倡议,而且还出资最多。在一封王闿运写给夏寿田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是这样写的:午诒姻世仁弟侍福:衡阳钟生,颇讲肝胆,九女婿言其可靠,欲觅糊口之方。彼与周敬湖相善,妄思依附,特与一函,希禀知堂上,指挥各局,试其能否。如其可用,亦椽桷小材,足备任使。其或不中,则于盐局觅一小差,不饥饿足矣。信中王闿运请夏寿田出面,为他九女婿的一位亲戚找工作。从其后的回信可以得知,夏寿田还是很买老师的面子。同样夏对同学齐白石、杨度、八指关陀等人都给予非常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在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光绪三十三年(丁末)十月二十七日)日记称:“夜作夏祠联不成》。”次日日记云:“晨起忽成一联,沐讫疾书”。当时夏寿田家祠落成,王闿运不但亲撰楹联,而且亲自书写送,可见王闿运的慎重其事。这幅楹联一直刻在夏寿田老家(桂阳县莲塘镇大湾村)夏氏家祠的大门上,可惜文革时被当作“四旧”字被凿去了,还涂上了石灰水,模糊不清。楹联是这样写的:“锡祚自玄瓌,门列双旌,更有五云扶栋宇;发祥依白阜,枝分百世,定荣丹桂报馨香。”联中对夏寿田父子“双旌”评价极高。

  王闿运逝世时,夏寿田和杨度两人一道作有一挽联:旷代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生平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