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邱氏变迁史

作者:雷小明 编辑:陈祎 2015-10-20 08:15:04
—分享—

  古人云:根之深才枝必茂,源之远才流必长。桂阳邱氏灵鞠一支,始出浙江吴兴乌程(今湖州市)。次子希贤为桂阳郡守,为牧民于政明(今仁义镇政明村),创郴桂临之分派,源远流长。

  据《广韵》记载,邱姓本为丘,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避孔讳丘,诏颁丘加“邑”部改邱。宋绍熙三年(1192年)修曲阜孔庙,命臣庶回避孔丘之名,其域内丘姓改为邱姓。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次改邱姓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倡导“尊师重道”,颁诏令凡系姓氏,地名的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据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袁义达统计,邱姓当今中国第65位大姓, 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广东、江西一带。

  在古代,邱氏主要的发祥地有三个: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扶风(今陕西西安市),可是吴兴丘氏是扶风丘氏南迁后发展形成的。吴兴丘氏始祖丘俊,是扶风人,自他留居吴兴后,子孙后代历经汉魏晋一直到南北朝时才开始发迹,有人出来做官,逐渐发展形成著名的“吴兴丘氏”。

  南北朝时,丘俊的后代有一个名叫丘系,吴兴乌程人,官为秘书监。丘系之孙丘灵鞠,字尧夫,就是桂阳的邱氏始祖邱灵鞠。他从小聪慧好学,举秀才,官升员外郎。宋孝武帝的殷贵妃去世,孝武帝一时悲痛伤感,灵鞠献挽歌诗云:“云横广阶暗,霜深高殿寒”。

  孝武帝听见十分赞叹,便安排在新安王做中郎参军,出任乌程令。南朝宋顺帝禅让齐高帝萧道成,便让灵鞠参掌诏令文书,任中书郎,第二年,他升为尚书左丞。齐武帝(483年)转任常侍郎领东观祭酒,永明二年(484年)领骠骑将军。灵鞠心高气傲,爱喝酒,也爱评论褒贬别人。因此入齐后名气渐衰,仪表不整,专写诗文,著有《江左文章录序》,流行于世。他晚年不得志,迁长沙王肖晃任车骑长史,齐永明十年(492年),死于任上,享年63岁。其长子希圣仕粤之浈阳,三子希范迁山东,唯次子希贤为桂阳牧,居政明(今仁义镇政明村),灵鞠为官清正廉洁,在朝廷享有威望,恩准御葬。风水先生经数年考察,选定四处墓地:政明对门的金盆窝、糯粉的虎形山、下屋溪的扫冲、耒阳的灶头司。

  据桂阳邱氏后人考察,政明的金盆窝、下屋溪的扫冲、耒阳的灶头司皆为衣冠冢。糯粉村西北高东南低,左下方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正面是一片很开阔的田野,正符合风水先生推算的阴阳,此地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灵气。陵墓的造型和设计,是多层结构,坟前祭台为石板平铺,上一层台阶约一米,则为正门,门面被青砖封砌,坟顶有圆形石栏,首层为方砖搭砌。当地的老人说,虎形山的原名叫“戌坟”,其意为守卫坟墓。谱载:明万历三年(1575年),为了争夺灵鞠公陵墓,秀里邱氏同下燕王姓发生血的争斗。因此后人分析推断,糯粉的虎形山就是邱灵鞠的灵棺所葬之地。仁义镇政明村或许就是桂阳邱氏的发祥地。在宋朝,政明村邱氏人才辈出,达到最辉煌的顶点。

  据州记载,从北宋哲宗时期到南宋理宗时期,涌出了邱崇、邱栋、邱阡、邱阶、邱儒炳、邱儒雅、邱彦杰、邱山斗、邱山甫、邱山大、邱雷、邱定应、邱万应、邱高应等14人进士及第,为邱氏在桂阳历史上写下了一个传奇。

  难怪清道光著名文人曹德赞在《九次修邱氏流芳谱序》中赞道:“世登显宦政著芳声至今恒不数也”。慎终追远,溯水渊源,迁徙分布,繁衍生息,桂阳邱氏一方更弘茂无限,更灿烂辉煌!

作者:雷小明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