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县财政局:抓实“三保” 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新桂阳 作者:陈利华 编辑:李维坤 2020-08-26 10:57:59
—分享—

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桂阳县及时出台一系列举措,补足基层财力,保障困难地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加注重“压一般、保重点”,全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更加注重“惠民生、兜底线”,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充分发展;更加注重“强担当、勇作为”,全力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育财源,强增收,切实增强三保可用财力。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及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帮扶政策,全年减税降费达4亿元,助力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同时,加大财源培育。坚持以“三个推进年”工作为抓手,加强产业链项目建设,推动家居智造、有色金属、轻工电子、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冷链物流、食品加工、风力发电等8大优势产业链做强做大。深化财税征管。大力盘活政府资产,重新整合利用低效运转资产,依规处置闲置资产,及时清理清退超配资产。完善非税收入征收考核办法,充分调动部门与相关人员积极性。加大对土地出让、小产权房违法处置、单位集资(团购)房欠税清缴、不良贷款清收和公安“大要案”查办力度。强化综合治税,压实部门协税护税责任,加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税源核实管控,防止“跑冒滴漏”,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全力向上争资。各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强化跟踪对接,精心包装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瞄准特殊转移支付、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产业布局等重点支持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争资立项工作。上半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3.36亿元,增长13.89%,争取中央直达资金7.71亿元。

降成本,保重点,切实兜住“三保底线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积极研究出台《关于倡导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全面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坚决兜住“三保”底线的通知》,全县一般性事务支出压减20%以上,“三公”经费支出压减30%以上,非急需、非刚性的专项支出压减专50%以上;积极盘活沉淀资金。严格贯彻落实财预〔2020〕12号文件精神,在年初清理存量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切实履行支出保障责任,将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重点事项。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除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需要外,不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整合无效和低效的预算项目,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需求,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民生政策资金及时兑现。进一步防范基层风险,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切实保障和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民生支出不打折扣。在确保全县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全县民生领域支出20.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3%,其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完成年度预算的67.23%、57.28%和60.64%,交通运输、住房保障、农林水支出增长211.13%、154.64%和34.92%。

优结构,强管理,切实防范三保支付风险。把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为第一要务。全面实行支出保障排序管理,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建立预算支出保障的正面和负面清单,将人员工资、机构运转、政府性债务付息、基本民生、中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等5类支出作为优先项,对2020年预算已经安排的非急需一般性基建、非危房装修、不具备实施条件、超承受能力以及分散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等5类支出暂时不予安排支出。科学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重点领域特别是“三保”支出资金需求。严禁新增对外借款,加大存量暂付款项清收力度,对于清收有难度的,综合运用处置闲置资产、扣减财政补助资金等合法合规的方式予以追回。加强对“三保”形势的预研预判,综合施策,并实时掌握国库库款余额情况确保库款保障系数不低于0.3 ,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将不新增关注类债务作为红线,继续严格按照“停、缓、调、撤”的“四个一批”政策,严控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控制债务增量。从严落实“六个一批”,坚持“一债一策”,提前预判、足额保障化债资金,绝不出现违约支付风险;牢牢守住债务风险“红线”,确保债务率稳步下降,综合债务率力争降至300%以下,绝不发生债务风险问责事件。

压责任,严纪律,切实完善“三保”配套措施。为切实将“三保”保障责任落到实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三保”责任落实单位为成员的“三保”支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研究调度“三保”支出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三条具体配套措施:一是完善财政保障范围。各预算单位的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奖、13个月工资奖金、退休人员节日慰问金由县财政保障,平安单位奖励、文明单位奖励、工会节日慰问金、职工体检费等由各预算单位通过争收节支方式解决。鼓励支持各预算单位通过自身努力压减暂缓结余出来的公用经费、一般事务类项目经费、挖潜创收安排的工作经费以及向上争资奖励资金,优先调剂统筹用于各预算单位的各类奖励和津补贴。二是严控编外聘用人员。加强编外人员管控,除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批准外,一律不得聘请编外人员,县财政不安排人员经费支出。要进一步加强已聘请人员清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清理,严控临聘人员数量,既要实事求是满足单位职能职责需要,又要避免人浮于事,浪费财力。三是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桂政发[2016]9号文件精神,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坚持从资金预算、预算评审、资金拔付、结算评审等贯穿始终。项目立项必须明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严禁无资金来源上项目。严禁未经规定程序批准而增加投资金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必须在债务限额以内,不得超限额,形成新增债务。县财政部门把好财评关,严禁超概算评审、资料报送不齐全评审。县审计部门把好200万以上重点项目审计结算关,加强项目跟踪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严格资金拨付节点,项目业主单位拨付工程款时,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农民工工资,项目完工验收后资金拨付不得超过70%,待项目审计后拨付工程款的95%,预留5%作质保金。同时加强对各单位的执纪问责,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通过采取扣减综合绩效考核评分、压减单位公用经费、约谈问责等措施进行责任追究。

来源:新桂阳

作者:陈利华

编辑:李维坤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