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榴园遗记

来源:今日桂阳 作者:颜石敦 编辑:陈祎 2011-09-27 16:37:09
—分享—

  榴园毓秀

  桂阳老县城的七里长街,历史上是南下两广、北去衡湘的商衢大道。过去,由于往南挑运粤盐的脚夫在这里歇脚,所以俗称“盐行脚”。在“盐行脚”的最南端有一座李府,李府始建于民国初期,因为府中花园栽有数株石榴树,所以称“榴园”。“榴园”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落,一进二厅两层楼,整个院落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院东为临街铺面,铺面后房是厢房;院西也是厢房;院南是李府大门;院北是栋洋房,即正房;院中有天井和花园,庭院深深、宽敞别致。谁曾想到,现在台湾的一位风云人物却诞生在这榴园之中。

  2005年5月上旬,榴花盛开时节,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偕母亲胡窕容老夫人,回到了阔别56年的故乡湖南。5月9日,在老家湘潭祭祖扫墓之后,胡窕容老人忽然谈起,宋楚瑜虽然祖籍是湘潭人,但他的出生地却是在桂阳。

  1938年,日寇侵华,狼烟突起。为躲避战乱,宋达先生(宋楚瑜先生之父)携未婚妻胡窕容女士和时任国民党海军少将参谋李静一家(宋楚瑜母亲胡窕容的姐夫)从苏州来到桂阳盐行街李府,府主李馀(李静的堂弟)安排一些房间供他们居住。那时的桂阳相对安定平稳,宋达先生与胡窕容女士在此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幸福的时光,其中胡窕容女士更是在榴园生活了7年之久,并于1942年3月16日生下一子,他就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现在修葺一新的桂阳“宋楚瑜旧居”,只是当年榴园的一角。

  榴园英杰

  当年,李家是桂阳的名门望族。李馀是县长,堂兄李静是将军,堂弟李毓尧是省建设厅厅长,还有李木庵、李毓秀、李亚明这些族弟都是俊杰英才。是时,李氏子弟及友人经常在“榴园”从事革命活动。

  李静先生曾留学日本商船、炮术等学校,曾任南京苏州海军总司令少将高级参谋,后蒋介石委任其南京苏州总司令一职,由于他厌倦内战,没赴任,不久病逝于长沙。

  李馀先生,号庆轩,文词、书法造诣很高。任过浙江寿县(今建德县)、湖南郴县、常宁县县长,有“伞县长”美誉。他参加过抗日战争,为和平解桂阳做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桂阳县人委会副县长、县人民政府参事、文化科科长。

  李木庵先生,李静的族弟,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主编《怀安诗刊》,写有《西北吟》、《解放吟》、《窑台诗话》等诗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李毓秀先生,李静的胞弟,1920年留学英国伦敦皇家学院,攻读冰川地质,获硕士学位,后应蔡元培之邀回国任北京大学讲师。抗战期间担任过湖南省建设厅厅长、湖南大学校长,在地质学方面很有建树,撰写了有关地质方面权威性论文10篇及多部学术著作,享誉中外。

  李亚明先生,李静族弟。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革命军苏鲁豫皖边区第五纵队上校参谋。1938年调任桂阳团管区少校部员。解放后,李亚明先后任桂阳县人民政府军事科长、建设科长。

  诸多俊才风云际会于“榴园”,有如群星闪烁于夜空,宋楚瑜先生的横空出世,更是使“榴园”名垂青史。

  榴园温情

  “榴园”周边的环境优美雅静。距“榴园”不远,有桂阳古八景之一的“锦湖秋水”,两侧岗上,有“诸葛庵”、“蔡伦祠”遗址。榴园南边200米是“三眼井”,北边100米是著名的蔡伦井。在桂阳的日子里,胡窕容经常偕姐弟们到岗上游玩、到井边洗涤衣服,闲暇时与邱贤容女士(房东李馀的次媳妇,现住桂阳)、夏台音女士(桂阳莲塘大湾夏寿田夏榜眼之女,李静亲侄媳,现住长沙)等搓搓麻将、打打字牌,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宋楚瑜出生后,按桂阳的风俗,李静召集亲朋好友为他置办了“璋酒”。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宋楚瑜在榴园一天天长大。长到二岁时,大家又因他生得虎头虎脑,亲昵地称他叫“小虎子”。桂阳在抗日战争期间,基本上没有战事,宋楚瑜在榴园平安健康地成长,直到全国抗战胜利后,才随同父母离开了“榴园”,离开了桂阳。

来源:今日桂阳

作者:颜石敦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