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南:榴园毓秀蕴楚瑜

作者:欧阳厚今 编辑:陈祎 2012-06-01 08:49:25
—分享—

  2005年5月上旬,榴花盛开时节。在台湾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偕母亲胡窕容老夫人,回到了阔别56年的故乡湖南。5月9日,在老家湘潭祭祖扫墓之后,胡窕容老人忽然谈起,宋楚瑜虽然祖籍是湘潭人,但他的出生地却是在桂阳。此语一出,在座的都感到惊讶,就连宋楚瑜自己也觉得蹊跷。从少尉一步一步做到中将,曾任国民党陆军供应司令、联勤副总司令等职的父亲宋达,生前从来没有透露过这方面的信息。这次母亲回大陆,却深深地流露了对生活在桂阳那段岁月的怀念。别梦依稀,往事悠悠。封存的历史册页再次打开,记忆的潮水奔涌而来。是的,宋楚瑜的的确确出生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桂阳。就在古城七里街南端的盐行街,在离蔡伦井边不远一处过去叫石榴园的庭院,还储存着这段斑剥陆离的历史记忆。

  说起宋楚瑜出生于桂阳,还得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抗日战争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不久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切肤之痛,对于每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来说,都不甘心蒙受这种丧国耻辱。就在1933年,从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的湖南籍学子宋达,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海军。在海军司令部,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李静的海军少将。两人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更重要的都是湖南人,因此平素接触较多,也非常投缘。

  李静,原名李伯仁(1882—1945),湖南省桂阳县城郊牛巷口村人。同盟会会员,早年留学日本商船炮术学校。辛亥革命时回国,曾率舰队参加过阳夏之役,炮击冯国璋部。历任民国时期海军海事部编译处主任、东北海军驻京办事处少将处长、海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湖南都督府顾问、省参议员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李静在国民党海军司令部任职期间,在苏州结识了一位名叫胡淑心的女士,后结为伉俪。胡淑心有两个同胞妹妹。大妹就是胡窕容,她和小妹胡窈容经常进出于姐夫李静的公寓。而宋达由于跟李静的关系,军务之余也经常来到李静的住处。一来二去,宋达便认识了胡窕容。李静见宋达一表人才,学有专长,有心将姨妹子嫁与宋达。于是,在李静夫妇的撮合下,宋达先生与胡窕容女士由相识到相恋,便在苏州订下了亲事,确定了婚姻关系。就这样,宋达与李静成了连襟。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江淮地区大部分国土沦陷。1938年冬,战事越来越紧,大部分机关、学校往内地迁移。李静与宋达的岳丈胡元鑫家住苏州,日夜耽心苏州沦陷,家人受害,便请女婿李静拿主意,如何疏散家人避难。见过大世面而且深谙时局的李静当即表态:要向大后方转移,最好是到家乡湖南桂阳去,有许多有利条件。桂阳处于内陆,五岭之中,自古为军事要地,外酋要攻陷桂阳绝非易事。李静家族在桂阳非常旺盛,经济富裕,安全、生活都不成问题。况且其时海军在抗战中无所作为,李静提交了辞呈。就这样,与宋达一道,带着胡淑心、胡窕容和两个内弟来到了桂阳。安顿好胡窕容女士等人后,宋达便返回海军司令部,次年回湖南完婚。婚后,胡窕容仍住在桂阳,与李静、胡淑心等人生活在一起,无忧无虑,一住就是好几年。

  李静一家在桂阳是当时的望族。胞弟李毓尧曾公费留学英国皇家学院,1922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电邀回国任教。抗战期间,先后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湖南省建设厅厅长、湖南大学校长。族弟李木庵,清末秀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7军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和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总务部长。1937年奉命回桂阳开展抗日工作,举办抗日自卫干部训练班,1939年在县城创办桂阳战时中学。堂弟李馀早年毕业于湖南省南路师范学校先后出任浙江寿昌、湖南郴县、常宁县长。李静一行回到桂阳后,便得到了他们的特别关照。李馀特意将自己的一处私宅腾出来,让李静等人居住,足见桂阳人们对胡氏姊妹的热情好客。

  李馀私宅位于县城有名的七里长街最南端。历史上,是南下两广、北去衡湘的商衢大道。过去,由于往南挑运粤盐的脚夫最先到达这里歇脚,所以俗称“盐行脚”。胡窕容她们暂住的地方,前为商铺,后为宅院,庭院深深,宽敞别致,雅号“榴园”,又称“石榴园”。周边的环境也不失肃穆雅静。距“榴园”不远,有桂阳古八景之一的“锦湖秋水”,两侧岗上,有桂阳人民祭祀诸葛亮的“诸葛庵”,有“蔡侯伦祠”遗址。宅北是蔡伦井,南面是“三眼井”。在桂阳的日子里,胡窕容经常偕姐弟们到井边洗涤衣服,闲暇时与人搓搓麻将,打打字牌,日子过得舒心惬意。一晃两三年过去了,1942年3月16日,胡窕容在“榴园”产下一男婴,这便是宋楚瑜。按桂阳的风俗,李静召集亲朋好友为刚出生的宋楚瑜置办了“璋酒”。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宋楚瑜在这里一天天长大。长到二三岁时,大家又因他生得虎头虎脑,亲昵地称他叫“小虎子”。桂阳在抗日战争期间,基本上没有战事,宋楚瑜在这里平安健康地成长,直到全国抗战胜利后,才随同父母离开了“榴园”,离开了桂阳。

  六十多年过去了,岁月无痕人有情。重提遗留在城南的这段往事,或许会让人们感慨:桂阳,实在是个“多金玉”的地方!2009年,农历乙丑三月初三,在河南新郑市黄帝故里隆重举行的“拜祖大典”上,上第一柱香的便是宋楚瑜。这次庆典的主旨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如同绿叶对根的怀念一样,宋楚瑜的出生地在桂阳,这是值得怀念的地方。于是,便有了胡窕容老人对往事的钩沉。

作者:欧阳厚今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