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华山:湘南暴动策源地

作者:欧阳厚今 编辑:陈祎 2012-06-18 08:43:05
—分享—

  东华山,位于东成乡东里村。从地图上看,它是桂阳县境内最往东靠的一座山了。山不算很高,爬上山顶大约需一二个小时就足够了。这里是桂阳、永兴、郴县(今属北湖区)交界的地方。周边山峦起伏,村落稀散。登上山顶东北面可见永兴的洋塘、油麻圩;东南面是郴县的栖凤渡、荷叶塘、马头岭,发源于桂阳的西水河从山脚绕过;西南一侧是郴桂圩,现在叫团结圩乡。

  自古以来,东华山比起那些名山大川,实在是算不了什么。山上有三座庵寺,名不经传,任凭那日出日落,默默无闻,大多的是平淡和静谧。但是,在八十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却引发了湘南的震憾。这是应该记入史册的,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时光倒流回1927年。这一年的上半年,中国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山河社稷又陷入一片凄风苦雨的白色恐怖之中。也就在这一年的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0月初,在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以后,保留下来的一部分起义队伍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入湖南南部,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这支队伍里,从东华山区走出去参加了南昌起义的邓华堂、邓北钥、邓三雄、欧阳明彬等人奉命先行回到了桂阳。随后,朱德的副官、耒阳人周树堂,也先期进入湘南活动。他们的任务就是联络湘南各县地方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准备在湘南举行武装暴动。

  大革命时期,桂阳、永兴、郴县等邻近几县的共产党员、革命人士早有联系,来往密切,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其中,永兴的尹子韶、黄克诚、黄平、康子良、刘明初、李朴成和桂阳的邓华堂、邓名阀、邓友玢、邓友祉,义结金兰,时称“十雄”。按岁序排列,邓名阀排行第三,故人称邓三雄。1895年1月14日,邓三雄出生在桂阳县洋字团南衙村一户农家。少年时代启蒙私塾,后赴长沙读书。1925年经邓华堂引荐,赴粤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回到家乡,积极筹办农会,是当时桂阳有名的农运骨干。邓华堂原名友尧,1879年6月18日出生于桂阳县洋字团文山下村。小学毕业后,从事小商贩经营。1900年参加广东常备军。辛亥革命中,他为表示“驱除鞑虏,光复中华”之志,改名邓华堂,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战争之中。1924年5月,被委任为湘军警卫游击司令。后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所部转战各地,奉令与邓北钥一道回到桂阳。

  邓北钥乳名镇南,辈名于立,字锡勋,1884年8月23日出生于桂阳县福寿乡(今东成乡)车江源村。1907年入长沙甲种师范读书,1912年考入武昌法政学校。1918年春,积极响应护法运动,在家乡竖旗招募一个营的护法军,自任营长。后因护法运动失败,部队开赴桂阳县城后未能成行。1926年,在北伐军邓演达部任运输队长的邓华堂衔命回乡招兵,邓北钥便率护法军原班人马参加北伐。返乡后从事农民运动,并由黄平、康子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中组建了500余人的农民自卫军,为后来的湘南暴动积蓄了力量。

  湘南起义前夕,在东华山及周边地区,到处布满了革命的“干柴”,关键是要有革命的“火种”并由谁去点燃了。周树堂到桂阳后,通过与邓华堂、邓三雄等人的多方奔走,联系上桂阳、宜章、永兴、郴县、耒阳五县的党组织,约定在10月下旬,各县派出代表,在东华山召开会议,部署湘南暴动。一场举世闻名的武装起义渐渐拉开了帷幕。

  这一天是1927年10月25日,古历十月初一。在通往东华山的小道上,不时走过几个樵夫小贩、道士和尚、游医郎中、砖工木匠、卖艺杂耍之类的人,径直上了山腹中的东华山寺。那时候的东华山,山深林密,在高大的枫林掩映下,东华山寺几乎看不到踪迹。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参加会议的30多名代表,如约聚集在东华山寺。他们有耒阳的陈归志;宜章的李林、廖子泽;郴县的李才佳、王继武、曹飞;永兴的刘明初、康子良、邱尚云、李藩周、邓大亮、刘景升;桂阳的邓华堂、邓北钥、邓三雄、杨奎生(又名杨彪)、吴万程、邓芳琳、邓友杰、邓友梓、邓三元、邓友玢、邓芳玩、邓葵金。会议开了3天,分别由周树堂、邓华堂主持,邓三雄作记录。会上,周树堂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宣讲了中共中央致全体党员,提出了当前革命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大家根据南昌起义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讨论武装起义及土地革命等重大问题,决定五县联合起来,为举行年关武装暴动作准备。周树堂在报告中指出:“今后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组织革命的武装去击败反革命的武装。同时又要狠狠打击土豪劣绅,彻底推翻其统治,建立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国际歌》的歌声在这深山古刹中响起,“反对军阀,解除民团武装”、“打倒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打倒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口号,便从东华山传遍开来。

  东华山会议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革命的火花在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思想中点燃,各地的铁匠铺炉火通红,一片“叮当”之声,昼夜响过不停,大批的梭镖、大刀、鸟铳甚至土炮赶制出来。暴动的态势如箭在弦,蓄势待发。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树堂等人再次召集郴、桂、永、耒、宜五县地下党负责人到东华山,互通情报,具体部署年关暴动计划和进军路线。会议决定成立“农军独立师”,师长由周树堂担任,副师长由宜章的李林担任,李藩周任党代表兼参谋长,王继武任独立团团长,邓三雄任独立营营长。但是,这次会议走漏了消息。1月17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桂阳反动头目雷澂勾结郴县挨户团丰乐团团总罗东之,纠集反动武装400余人,趁着暮色包围了东华山。正在东华山庵内的30多名参会人员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奋勇突围,提前打响了武装暴动的枪声。经过激烈的冲杀,大部分人突出重围,少数同志不幸壮烈牺牲。东方天际的霞光,撒在了烈士们的身上。

  突出重围后,周树堂、李林到邓芳琳家过了旧历年。此时,宜章年关暴动已经打响。秘密筹划的武装起义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全面公开化。1月23日,周树堂、李林等人赶到宜章梅田,向朱德汇报了五县武装暴动的准备情况。听取汇报后,朱德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要不贪财,不怕死,处处爱护老百姓,团结工农齐心奋斗。有了可靠的劳苦大众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同我们并肩战斗,我们就能稳得住脚,革命就能取得胜利”。不久,朱德在广东坪石大捷后的一次特别会议上,提出挥师北上郴州、耒阳,发动湘南总暴动。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暴顿时席卷湘南大地。

  在湘南起义中,邓北钥、邓三雄、杨彪率领桂阳农军跟随朱德转战湘粤边境,参加了坪石战役。1928年2月4日,随朱德、陈毅部队进入郴州。南衙、车江源两支农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7师桂阳独立营”,邓三雄任营长,杨彪任副营长,邓芳琳为先锋队长。此后随师攻取永兴、耒阳、资兴等县城,回师桂阳后,又展开两打庙下、攻克洋字团防局等一系列大小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开创了桂阳武装斗争的新局面。1928年2月12日,工农革命军第7师一部与郴桂边农军师长杨赤、郴县农军负责人邓华、桂阳农军负责人徐行等,共3000人,分四路攻克桂阳城,第二天即成立了桂阳县苏维埃政府。郴、桂两县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又多次犯境重占县城。3月12日,工农革命军第1师派第2团第3营副营长肖克、教导团团长徐淳率部100余人前来助战,第二次攻克桂阳城,沉重打击了郴、桂两县的反动势力,推动了桂阳革命斗争的发展。

  湘南起义的烽火映红了五岭山区,也遭到了反革命的疯狂扑杀。湘粤军阀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调集了9个师和1个军官教导团对湘南起义力量进行南北夹击。面对严峻的局势,1928年4月初,朱德、陈毅分别率部主动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进发,实现了著名的朱、毛会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遗憾的是,桂阳的农军,大部分执行了当时湘南特委“守土有责”、“躲到大小五井,是可耻行为,我们坚决不去”的决定,没有上井冈山。4月7日,邓华堂、邓三雄等在攻克洋字团防总局后,仍然调集全部兵力,准备再次攻打桂阳城,在半途遭遇敌军重兵夹击,农军全部被打散,只有少数人撤离桂阳。邓华堂潜入永兴,月底在永兴不幸被捕,受尽酷刑。5月4日,遭到残酷杀害,其尸体被戮为4块,抛入便江。邓三雄、邓芳琳等人辗转于永兴、耒阳、桂阳三县交界的山区躲避。6月初,邓三雄被当地挨户团发现而被捕。在押经其家乡南衙村时,敌人害怕他再次宣传革命,竟用竹片揳入他口中,割去了右耳,左耳用铁丝牵住,缠绕在枫树上,6月23日,邓三雄就义于洋布坪圩市的戏台上。死后,穷凶极恶的反动派还将他剖腹挖心,心肝肺腑都被敌人煮食。其父亲、哥嫂也惨遭杀害。邓北钥在湘南起义中,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3团参谋,随队参加井冈山会师后,奉令复回家乡,继续组织农民运动,不幸被敌探发觉。9月27日晚,遭县清乡队60多名团兵的围捕。邓北钥临危不惧,浴血拼杀。最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在湘南暴动中,无数的先烈们在反动势力的疯狂绞杀中英勇地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映红了东华山的天空。东华山的那一抹霞光,永远映照在人民的心坎上。(欧阳厚今)

作者:欧阳厚今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