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桂阳县民生100工程建设掠影
桂阳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幸福桂阳建设,今年,全县“民生100工程”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计划总投资16.4亿元,其中县乡财政配套3.25亿元,目前也已全部投入到位。在建设“幸福桂阳”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政府: 民生工程是建设幸福桂阳的生动实践
社会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把大事、难事做成好事、实事,桂阳县委、县政府给出了响亮的“回声”,把民生工程变成建设幸福桂阳的生动实践。
“做好民生工程就是最大的政绩工程”,桂阳县积极探索新思路,谋划新举措,全力谋划群众的福祉。
他们采取以奖代补、贴息、配套、担保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资金参与民生工程;争取信贷资金7220万元;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群众集资2.23亿元。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筹资机制。
县里还开展民生工程大走访活动,组织全县1000余名干部,深入506个村(居)委会,走访群众2686户,征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380余条。
根据摸底情况,他们制定了《桂阳县“民生100工程”实施方案》,将所有项目实施任务及时分解到56个县直及省市驻桂单位、26个乡镇(街道)。
为落实任务,该县挂图作战,把“民生100工程”所有项目分布情况全部标注在桂阳县地图上,将地图发放到每位政府领导和各项目责任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利用会议、文件、标语、新闻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民生工程,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和监督作用。
同时,加大执法监察、审计监督、财政检查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民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完善督查督办和协调调度工作机制,实行“每旬每月调度、每季督查、半年考评、年终验收”制度。实行县长督办和约谈制,下发县长督办卡20份,县长、常务副县长分别约谈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6名、10名,有力推动了“民生100工程”深入开展。并将民生工程规划实施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民生指标在各类综合性考核中的权重。
百姓: 民生工程做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
“没想到不用交钱也能住院!”家住四里镇李家村的五保老人李道国活了70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事。农村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由县财政承担,其住院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自付基本医疗费用给予100%救助,基本实现五保老人住院免费。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改造背街小巷,提质城市路网,降低公交车尾气排放,加大城市绿化,缓解城区学位紧张,作为拥有18万人口的县城,桂阳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作为民生工程的着力点,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在2011年投入了1.39亿元的基础上,2012年桂阳再次以民生工程为推手投入3.25亿元,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该县率先在全市启动新农合补偿 “15+100”模式,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深入推进,11万居民参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为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公共租赁房建设、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县里新筹集低收入家庭住房房源108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3043户、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70套,同时,对378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实施了避险搬迁,完成农村危旧房屋改造3200户,城乡居民居住状况明显改善。通过实施民生工程项目,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6792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102人。
此外,桂阳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普惠型转变,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县财政投入资金3亿余元新建蒙泉学校、收购民办士杰中英文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4所、农村公办幼儿园5所,完成中小学校舍防雷工程14所、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1个,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127名,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太挤,农村太弱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变。
还全面加大环保整治、节能减排、造林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大力推进县城生态圈建设,总面积4600余亩的宝岭实现全面绿化。
组建县乡两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全省社会治安状况公众满意度测评中,桂阳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先进县行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柳梅 欧阳朝夕 骆国平
编辑:陈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