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晚清名士夏寿田(三):逸才杨度达知音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1-28 09:53:40
—分享—

  杨度(1874—1931)湖南湘潭姜畲(she)镇石塘乡人,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杨度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清廷科举人士到反清拥袁,从反清拥袁到帮助孙中山,从帮助孙中山到佛理入世,从佛理入世到投靠军阀,最后倾向共产党。一生神奇多变,这一切始终和夏寿田的履历是惊人的一致,两人可谓是“知己一生,如影随行,唱和一致,心照不宣”。

  早年夏寿田和杨度两人都师从湖南名宿湘绮老人王闿运,成为王的得意门生。王闿运精通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夏寿田、齐白石、杨度三位弟子将王氏绝学发挥到了极致。

  杨度专治“帝王之学”,“学剑学书相杂半”。所谓的“帝王之学”,就是物色、选择、拥戴、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的学问。在辅佐“非常之人”时,设计非常之谋略,建立非常之功勋。齐白石是诗文之学,他一生以绘画为根本,成一代宗师。夏寿田榜眼及第,功名最高。其实夏寿田是王氏功名、诗文、帝王三种学问的一位“全能式”人物。他榜眼及第,又能诗善书,还对杨度极尽赞襄之举。因而王闿运在评价杨度和夏寿田时,王闿运说“夏似曾(国藩),杨类胡(胡林翼)”。

  1900年庚子之变,夏寿田写下了“鲁乱国无刑,国衰民去礼,神州其左衽,皇舆竟西轨”的诗句。同时杨度在赠夏寿田诗中说:“西狩非我泣,首阳非我叹。……岂伊拨乱志,空谷孰与宣?通车信莫从,击楫徒悠然。”两人精神境界高度一致。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后,杨度任参政院参政,四年(1915年)4月,杨度通过寿田呈送《君宪救国论》,鼓吹君主立宪。夏寿田则作为袁世凯的内史(秘书长)积极做袁的思想工作,二人里应外合,力促君主立宪,深得袁世凯的赞许。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作为袁的“股肱”,夏寿田和杨度两人被列入“帝制余孽”受通缉。通缉令出现之后,杨度悲愤交加,要上北京投案自首并与政府理论,在夏寿田的劝解下才作罢。章太炎论洪宪帝制失败之关键,有所谓三个人反对三个人,其中首先就是梁启超反对杨度,其次是张一麟反对夏寿田,再次是蔡松坡反对雷震春。

  为免通缉,两人外出避居,一同向佛反思。杨度自号虎头陀、释虎、虎公,夏寿田自号天痴、畸道人、直心,相互切磋,颇有心得。杨度于《除习偈序答畸道人》中云:“虎禅师当在庐山悟道之时,实因我为我困,心极不安,当气绝心死之余,为无可如何之计,一刀直下,斩断命根,不望再生,只图一死。夏寿田在《湘潭杨庄诗文词录》的序文中说:“项城薨位,余与皙子皆名捕中,师亦以是岁委化。自是皙子遁而之佛,颇近禅。”

  民国十一年,孙中山举兵北伐,陈炯明在广州叛变,炮轰总统府。曹锟部下吴佩孚屯兵衡阳,陈炯明与吴联络,欲南北夹攻孙中山,国民革命危在咫尺。孙中山托杨度前去疏通曹锟制止吴佩孚出兵。杨度立刻找到夏寿田商量,请求夏寿田出面斡旋。夏杨二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又想到了一块。夏寿田先是对曹锟宣讲局势,陈述吴佩孚有忘恩负义劣迹,日后难保反叛。随即又串通曹锟部下和熊秉坤、王承斌配合,说动曹锟,阻止吴入粤援陈,致使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终告失败。国民革命在千钧一发之燃眉中摆脱险境,孙中山感激杨度和夏寿田。

  民国十六年,夏寿田经杨度介绍认识伍豪 (即周恩来)。据杨度外甥王舒回忆说,杨度曾对夏寿田说,时代不同了,君宪救国论已经是废话,无我法门的成全大我论也是空话,现在是支持革命救国论的时候了。在伍豪启导下,杨度和夏寿田二人协助掩护上海共产党地下活动。共产党领导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筹备会议,安全会址难择,寿田与杨度以二人名望借哈同花园会厅,请上海各界要员赴宴。前门车水马龙,警卫森严。共产党人佯装客人或杂役,进入后堂秘密开会。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7日,杨度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葬于上海外国公墓。夏寿田饱含痛逝故人的感情为度题写了墓碑“湘潭杨皙子先生之墓”,并作有系列哀挽之诗。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