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秋瑾巾帼志士蓉城始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5-11 11:38:06
—分享—

  秋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女英雄和女诗人,她虽从未到过桂阳,却与桂阳有着不解之缘。

  秋瑾,原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睿卿,号旦吾,别署鉴湖女侠,留学日本时易名瑾,字竞雄,又署汉侠女儿,秋千,祖籍浙江绍兴人。秋瑾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高祖秋学礼,字立亭,乾隆已酉科举人,历任砀山、兴化、江宁、上海、吴县等地知府,官至邳州知州,江南同考官。祖父秋嘉禾,字露轩,别号诲老人,也是举人出身。历任福建云霄、厦门等地知县,官至鹿港厅同知。父亲秋寿南也是举人出身,曾任桂阳直隶州知州并死于桂阳州官署。

  据《桂阳县志·政务》(1993年版)所列同治以后的桂阳直隶州知州名录中,称秋寿南为湘潭人,光绪21年(1895)任桂阳直隶州知州,其实这是一处笔误。据秋瑾胞弟秋宗章的《六六私乘》、徐寄尘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吴芝瑛的《秋女侠传》、陶成章的《秋瑾传》和郭延礼选注的《秋瑾选集》等资料证实,秋瑾之父秋寿南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正月署理桂阳直隶州知州。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农历十月十六日,公历11月26日逝世于湖南省桂阳县直隶州任上,时年五十二岁,秋寿南也并非湘潭人。

  秋瑾的父亲秋寿南,浙江山阴人,原名官谦,字研孙,号益山,又号星候,出生道光三十年(1850)农历八月十五日,同治癸酉科举人(1873年)。光绪17年(1891年)秋寿南应邵友濂(字筱村,时任台湾巡抚)之聘为台湾巡抚文案,大大致相当于现在省委秘书长,秋瑾随父到台湾。1893年冬光绪十九年九月,邵友濂调任湖南巡抚,秋寿南这时也随邵友濂到湖南为官,同样担任湖南巡抚文案。秋瑾祖父秋嘉禾于1893年夏历12月20日去世,秋寿南回绍兴奔丧。1895年初,秋寿南任常德厘金局总办,同年夏调任湘乡厘金局总办。1896年春,结识了在湘潭经营当铺发家的王黻臣,王本是湘乡神冲人(今属双峰县),经营当铺发家后在湘潭购地置产生意扩张,是当地的豪家三鼎足之一。王氏闻瑾“丰貌英美”,由李润生作伐,厚礼聘之。与王氏联姻后,秋、王两家在湘潭合伙经营当铺,秋瑾全家寓居湘潭,因而有人误为湘潭是秋寿南籍贯。

  秋瑾的父亲秋寿南,生性耿介,与朝鲜爱国志士金士龙有着深厚的友情。母亲单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深明大义。秋瑾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逐渐养成了她正直、豪侠的性格,同时也培养了她爱诗书、喜吟咏的文学兴趣,再加上她秉性聪慧,十多岁即能吟咏,“偶成小诗、清丽可诵”,陶在东称“流播人间,一时有女子之月”。她的豪侠、端庄凝重,与王子芳的纨绔气格格不入,婚后的秋瑾写下了《深闺聚散太匆匆》“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深深地表达了她所嫁匪人的真实情感。

  秋瑾婚后不久,光绪26年(1900)正月,秋瑾的父亲秋寿南调任桂阳直隶州任知州。婚姻的不幸,使她经常思念远在桂阳的父亲。父女常通信,在那时秋瑾心里默记了桂阳,笔下多次写到桂阳。在秋瑾的一些诗词中经常有“桂”字,如“桂香催发”《满江红·客里春秋》、桂香初揽《忆萝月·桂香初揽》等。就在秋瑾之父秋寿南主政桂阳时,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借口清政府排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秋瑾写信给远在桂阳主政的父亲,信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关注,真挚的爱国热情促使她终日为国事担忧。写下了《杞人忧》一诗: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在这首诗中用了“漆室女”的典故。鲁国漆室邑有一女,整天倚柱叹息说:“鲁君老、太子幼”。当别人告诉她,这是“卿大夫之忧”与她无关时,她说:“不然。昔有客马逸践吾国葵、鲁国有患、君臣父子被其辱、妇女独安所避乎?”。这时她已有孕在身,父亲劝她以“三从”为重,注重保重身体。秋瑾难抑爱国之情,自比漆室女,赋予了新的思想意义:国家安危,人人有责。妇女安能避其责乎?秋瑾认为,男女均有拯救祖国危亡之责,所以写下了这首《杞人忧》。

  秋瑾的父亲秋寿南在桂阳主政期间,目睹国力衰微,民不聊生,大力推行新政。据《桂阳县志》(九三年版)等有关史料记载记载,光绪27年(1901)桂阳的新政措施主要有:增设典狱、主计,掌一州讼狱,财政、税收及地方公有产款,改工房为劝业所,管农、工、交通等实业;设劝学所,主管教育,设保卫团,管辖警务,设商务局管通商。新政使桂阳气象为之一新,百姓称颂。可惜这位为官耿介,锐意改革的知州,因劳累过度,于1901年10月16日(夏历)死于桂阳官署,时年五十二岁。秋寿南逝世时,桂阳人们极度悲痛,自发举行吊祭,并且入祀乡贤祠,可惜乡贤祠于抗日战争时毁于战火。秋父逝世时,由于秋瑾1901年8月25日生女桂芬,身体较弱,加之路途遥远,未及奔丧,由在身边的长子,秋瑾的哥哥秋誉章和次子秋瑾的弟弟秋宗章扶柩到湘潭,葬于湘潭城西。

  从秋瑾现存的诗文看,其革命诗篇主要产生于其父主政桂阳期间的1900—1901年这两年,因这两年和父亲分开较久,书信来往较多,很多宝贵资料得以流传。桂阳成了她革命思想的原发地。如她在1900年写的《感事》。

  竟有危巢燕,应怜故国驼!东侵忧未已,西望计如何?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

  诗中表达了面对东西帝国主义侵略愤慨之情和“闺人欲负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她尔后献身革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女英雄的思想基础。

  秋瑾之子,王元德,字仲瀛,号艾潭,后易号重民,生于1897年(光绪二十二年丁酉)。元德毕业于上海正风大学,曾任报社经理、中学教员等职。解放后任湖南文史研究馆秘书,曾于1953年到桂阳,说到秋瑾与桂阳的渊源,激动不已,表示要重访桂阳,却不幸于1955年病逝于长沙。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