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谈:桂阳人太需要这样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来源:《今日桂阳》 作者:陈艳 编辑:陈祎 2015-05-11 11:45:02
—分享—

  连日来,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往桂阳文化观光游览,雄伟的牌楼、动听的音乐喷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惊叹:桂阳人太需要这样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建设让群众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引导资金投入。俗话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我县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可谓用“情”之深。从公示的数据来看,我县七成财政用来民生支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日渐富足,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益性福利待遇也越发丰厚。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月大走访,察民情解难题”等系列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迫切关心的现实问题,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

  建设让群众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当前,我县正在全力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在示范镇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结合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传承,特别要做好古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推动示范镇村建设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次,要牢固树立规划引领意识和科学规划理念。坚持一村一规划,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加快建设步伐。再次,“硬环境”与“软环境”同步发展。在提升改造示范镇村品味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掘各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尝鲜“高端高档”,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钱袋子”。

  建设让群众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群众的参与度直接影响民生工程的进度和效果。当前,我县正全力以赴开展城市大提质、“六镇二十村一线”的示范镇村建设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民生工程,需要拆掉“脏、乱、差”,建设“新、齐、美”,这就需要充分的调动好我们群众参与建设、改善环境的积极性。我县创新遴选方式,采取“打擂”、“比武”等举措推动示范镇村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群众活力,寻求到了“最大公约数”,把“党政想干”与“群众想要”更好地统一起来,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赞誉。接下来进一步推进示范镇村的建设,更需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政府的引导、群众的参与,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转化现实,实现广大群众的满心期待,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现代城市文明。

  新常态下,一方地域的发展,一定要伴随人文环境的兴起和变好。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是天性使然,而美好生活的内涵太多,对人文的欣赏和品味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更是为了人民,建设众多让群众有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做桂阳人,挺好!

来源:《今日桂阳》

作者:陈艳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