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远的小街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6-23 11:35:34
—分享—

  小街位于桂阳县莲塘镇小街村。一条被称作潭流水的小河从街中穿过,街东为龙姓,街西为李姓。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一条街被潭流水分成两半,一半叫天龙街,另一半叫地李街。小街本来就是位于一个呈“s”型狭谷中,街面又被分成两半,像一个被压得变了形的八卦图,显得更为狭小,因此被叫作小街。

  人们怀念小街,是因为小街确实“小”。然而小却被称作街的地方,整个桂阳也找不第二个。小街小得自然,如果把潭流水比作一条松毛虫,小街就是附在松毛虫上的绒毛。这附在两旁的绒毛,一边是李姓,一边是龙姓,大体呈对称状态。龙李二姓居民的房子分别排列在小街两旁,居住在小街的人口约三四百户,龙李二姓大体相当。从整体上象一条自然而略带曲线的虫子躺在狭谷里。小街只有三里多长,这长度就是一般从街头的天龙桥算起,一直到街尾的地李桥,龙李二姓的家谱分别叫作天龙桥和地李桥。这两座桥建于何时不可考,但据《大洲头小街龙氏家谱》“始祖为避元初镇压而定居小街,三世而建桥”的记载,推定天龙桥应为元初修建。地李桥可能晚一点,两桥的桥面还建了亭子,当地人叫这类桥叫花桥,亭子上还题有对联。天龙桥对联为“稳凭石凳长三级;要溯天源上一层”。地李桥对联为“横水卧波乘月过;跻霜湿雨采风归。”从对联的气势可领略到小街的大气磅礴。

  小街小得如浓缩了的“威尼斯”,街呈南北走向,房屋巷道呈东西走向,每条巷道一般都是一户人家,巷道直通街后的山洪道。每当山洪暴发,四周的山洪都涌向小街,小街就象浮在河中的船。小街只有街头、街尾两座桥,这两座桥是连接龙村和李村的唯一通道。如果不走桥,只能借助于小划子(小街人自制的一种小木船)摇过去。小街河水不宽,大约只有5至8米左右,水流也不急,近趋于平稳,这给小街人创造了一种近似于休闲的生活。

  小街虽小,却是桂阳州西北界山区和丘陵的分界线,是洞山里出山外的咽喉,同时也是山外人进洞山的门户,以小街为界,潭流水上游的高山地带,被称作为洞山里,过去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清朝著名学者王闿运在编纂的《桂阳直隶州志》中,就曾专为桂阳的少数民族立了传,名为《洞瑶志》,称小街为洞瑶户枢。

  小街是山货和土货交易的地方,山里的少数民族将竹制品、茶叶、笋、山菇等挑到小街来交易,山外将盐、布匹、成器运至小街贩卖。《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载:“小街,分日而期,一月九集,买卖尽土物,无远商也。”小街当时的集市贸易还是很热闹的,很多要买山货的客商闻风而来,洞瑶很多山货都是通过小街转卖出去的。小街最有名的当是桐油、茶油和山子油,这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这些油类山货是桂阳州的上品,在桂阳州曾一度被称作“街油”,且声名远扬。

  随着小街商品集散量的扩大,很多客商开始关注小街。小街半里处的普光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建的。小街出售的大都是洞瑶的山货,而洞瑶朴实无华,讲究诚信,很多商人发了财后都想在小街还一个愿,这种想法很快得到一定势力的支持,于是有了普光寺,取“光普天下”之意。普光寺一直香火旺盛,据老一辈说,当普光寺兴建后,由于燃香点烛气温升高,小街就一直没出现过积雪,本来略带阴冷的狭谷,让人有了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普光寺东侧有彭氏族人兴建的崔东书院,崔东书院为彭氏家塾,是莲塘彭氏始祖元淑公之子庆道公所建,其大门对联为:“鱼跃鸢飞昔是怡情真趣,水流花放无非赏目奇文。”普光寺于解放时改成小学堂,后和崔东书院并为一体又改成完小,有人曾建议将位于莲塘镇的桂阳七中改为普光中学,以期小街文脉延伸。

  小街由于地处狭谷,位置较隐蔽,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作为国民党三十七军的军部指挥所。当时国民党三十七军副军长李棠和师长毛定松就曾在此长住达三个月之久。在小街指挥了召冲口阻击战、九龙关保卫战,这两次战役使北半县免受日本鬼子侵凌。

  三十七军后因该军军长罗奇在赣西对日军追击作战中因指挥不力,被免去军长职,改任陆军第2集训处副处长,所属第37军番号被撤消,部队编散。解散后的三十七军所部在北半县到处抢劫,至今北半县称抢劫的人为“三十七军”。小街因作过三十七军的临时指挥部,洞山人闻三十七军而色变,一段时期小街集市贸易陷入冷清。

  小街在明清时期以出“烂汉子”而闻名,“烂汉子”类似今天的“文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正笔和李进攀,无论是州官到任,还是客商开市头一件大事就是拜见这两人,如果不及时拜见,做官和开行就会惹麻烦,官也会做不下去,商也会经不成。当时小街流行一句话“龙正笔李进攀,三年告倒九个官,从不给百姓添麻烦。”这两人的传奇故事至今还在桂阳北半县流传,五十年代县文化局还搜集整理出《龙正笔和李进攀的故事》。现在获全国非物质文化十项大奖的桂阳湘昆剧《一天太守》就是根据龙正笔和李进攀的故事改编成湘昆剧的。

  小街后山不远处的一水潭,当地人叫犀牛转侧,每逢发大水之前,潭水就会变浊,天晴而变清,因而当地人把发洪水叫犀牛转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兴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经省地质队多次勘查,认为小街地质条件好是最适合修建水库的地方。于是一座中型水库─莲塘水库代替了小街几百年的历史,小街被淹没于水库中,小街的青石板、房屋基石和天龙地李桥被挖出来用于筑库坝,小街龙、李二姓街民按政策移民散居桂阳各地,小街的商业功能随即被莲塘圩所代替。

  小街至此彻底消失了,化作人们永远的记忆。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