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权德舆换印缄题桂阳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7-13 15:12:07
—分享—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这首《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是权德舆任郴州剌史时所写。唐肃宗时,桂阳坑冶增十余所,其利甚盛,改郴州治平阳,州、监、县同治,权德舆在德宗为郴州剌史,这首诗题为桂阳印,实则是在桂阳监地,即今桂阳县城。唐时剌史交替,乃先寄印,但只有剌史方可,县令不行。

  本诗中的李二员外是指朗陵,改剌鼎州。同是剌史而言“官犹屈”,可能是就经济收入方面而讲,桂阳产金银,其利盛。

  权德舆,宪宗元和间入相。他仕途通达,久据要津。以至于其政治名声掩盖了文学实绩。然而,在他同时代人的眼里,他的文名很盛。在政治生活中非常看重进士出身的唐代,庶族出身的权德舆,未曾应举,仅以文名应召入朝,并终至显达,显然,在其政治成功的诸因素中,他的文名曾是重要媒介。中唐时,藩镇割据给唐王朝带来的政治危机,促使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重组和变化,“变”也成为中唐文坛的基本特点。在这种总的文坛风气下,权氏的诗歌创作既有“绝似盛唐者”,又有典型的中唐面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的倾向。他的诗论中,较早出现了有关“意境”的描述。在古文运动中,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知贡举时选拔的士子,或成为朝廷要员,或成为有影响的作家。元稹曾赞誉他说:“元和以来,贞元而下,阁下主文之盟,余二十年矣!”因此,权德舆在中唐文坛的地位,很值得研究。而权德舆留世的诗文数量不少,生平资料散见于史籍,惜未曾有人整理。

  由于权德舆文名之盛,喜好文辞的德宗皇帝便于贞元七年秋召德舆入朝。德舆于此年秋冬之际从丹阳动身,途次淮楚,经宋、郑、陕、虢、华州,于贞元七年底到达京师(见权氏《贞元七年蒙恩除太常博士……》)。贞元八年正月,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六月,转左补阙,与太常博士郑儋交好,并与开州刺史唐次以诗唱和。次年与韦次公、崔邠“同为谏官”,后又“同掌书命,相继典贡士,分曹居中台,交代迭处”(见权氏《崔吏部……唱和诗序》),成为莫逆。此期间,柳宗元曾拜谒权德舆,并向其上温卷,希求引见。贞元九年,德舆见知于宰相贾耽,有忘年之好(见权氏《祭贾魏公文》)。这期间,刘禹锡以故人之子拜谒权德舆,向其献诗。贞元九年刘禹锡进士及第后,权氏作文相送。

  这一时期,权氏在好友中书舍人奚陟推荐下,于贞元十年四月被任命为起居舍人,八月兼知制诰。最迟此年即与归登相交。此年六月,袁滋出使南诏,权氏作文相送。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 权氏转驾部员外郎兼知制诰。此年五月,张荐册吊回鹘,权氏作诗文相送,遂与张荐结为莫逆。贞元十三年冬,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入朝,权氏与之以诗唱和。张卒后,权氏作墓志铭,并为其文集作序。贞元十四年,独孤及之子独孤郁进士及第后,权氏以故人之子而极赞赏,以女许之。贞元十四年四月,权德舆迁司勋郎中知制诰,十四年冬至前后,迁中书舍人。至迟在此年,权氏与仲子陵、陈京已结为诗友。贞元十六年四月,御史中丞韦丹出使新罗,权氏以诗文相送;十月,郑儋为检校礼部尚书、河东节度使,权氏以诗酬寄。贞元十七年四月,谏议大夫裴佶以御史中丞赴黔中观察使任所,权氏以诗文相送。自贞元十年起与权氏同掌制诰者还有给事中徐岱(卒于贞元十四年八月),中书舍人高郢(十五年至十七年兼知贡举),故《旧唐书》本传称“德舆居西掖八年,其闻独掌者数岁”,深得德宗厚爱,称誉“须得如卿者,所以久难其人”。

  贞元十七年冬,德舆以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十八年正拜为礼部侍郎,贞元十八年,德舆曾与鄜州刺史刘公济以诗唱和。贞元十九年,文畅上人拜会权德舆,权氏以诗送其东归。李伯康以贞元十九年为郴州刺史,《权德舆集》有墓志。此年权氏与柳冕、陆淳以文论取士之道,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权氏在任礼部侍郎期间,与许孟容、张荐、崔邠、潘孟阳、冯伉、武少仪屡有诗唱和。永贞元年(805)七月,权德舆由礼部侍郎转为户部侍郎。元和元年(806)五、六月间,转兵部侍郎,冬十一月或十二月转吏部侍郎(见《唐仆尚丞郎表》)这一时期,权氏与太子宾客郑余庆,谏议大夫韦况、东都少尹杜兼有诗唱和。元和二年,因郎吏误用官阙,权氏被徙为太子宾客。此年,范希朝赴任灵朔节度使,权氏以诗相送。元和三年三月,权德舆复为兵部侍郎(见《唐仆尚丞郎表》)。曾与兵部尚书李巽有诗唱和。元和四年四月,权氏迁太常卿,这期间曾与司空于頔、丞相李藩、裴垍、工部尚书赵昌、尚书左丞卫次公、户部侍郎李夷简有诗唱和。

  元和五年(810)九月,丞相裴輤寝疾,权德舆以太常卿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藩同为相。李吉甫、李绛亦相继入阁。时宪宗方“切于治”,议政时因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于元和八年正月罢守礼部尚书。秋七月,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元和九年十月,罢东都留守,复为太常卿。元和十年四月后,迁刑部尚书(见权氏《祭子婿独孤少监文》)。元和十一年十月,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时樊宗师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节度副使为权德舆高级幕僚。时元稹正在贬所通州司马任上,属山南所辖。元稹将自己通州诗作五十首献于权德舆(见元稹《上兴元权尚书启》)。元和十三年,德舆因病乞还,八月卒于归途中,终年六十岁。这一时期,权德舆屡居要职,其交往除早年即订交的友人外,主要是朝中同僚、显贵及出使大员。由于其政治地位与其在文坛上名声相互促进,使他几乎居于文坛盟主的地位,时人以能够得其铭记或诗文之赠为荣。他初为谏官时那种厉言诤谏的锋芒渐被晚年那种政坛老手的圆通世故所代替(他也因之罢相),受这种政治、生活态度的影响,这时的文章多为序文、铭记之类,诗歌多为奉和应制、酬唱赠答、送别祖饯之作,表现出程式化台阁化的特点,诗歌基本成为应酬交际的工具,故而成绩不大。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