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豆豉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2015-08-13 15:36:17
—分享—

  素有“千年古郡 ”之称的桂阳,盛产一种有名的特产──豆豉。

  豆豉是桂阳菜谱系列中的最常见的食品之一,它既可作佐料,也可以作主菜。1999年,桂阳生产的“坛山牌”豆豉获郴州市首届农副产品展览会银奖,次年在中国郴州生态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供不应求,县外不少商家争先上门求购。目前桂阳辣业公司,生产的“太和贡”豆豉系列,打入了国际市场,深受群众喜爱。

  桂阳气候温适,土壤肥沃,盛产大豆。桂阳大豆个大粒圆,营养丰富,是加豆豉的良好原料。据传,桂阳豆豉起源于鹿峰山南的碧云庵,碧云寺又名泡豆庵。当时碧云寺香火旺盛,接受捐纳的豆子不少,以致发生霉变,住持对霉变豆子一时难以想出处理的办法,就叫人洗尽,再用甘草等中药熏香,拿到阳光下晒干,不料这一晒,香气袭人,引起前来庵中与住持论道的雷苏亭不由得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碧云三迳客初到,清磬一声门未开”的诗句。因此,桂阳至少在明代时就有豆豉了。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桂阳人大多迁自江西泰和,因而豆豉的原始制作方法,可能先民传承已经的技术。国人历来就有“北人嗜酱,南人嗜豉”的说法。这就足以证明豆豉产于南方。桂阳人现在还叫豆豉为“豆嗜”。这与古代的发音相同。

  今天桂阳的飞仙、四里板桥等乡镇都是按照“三三制”的土法制作豆豉,当地人总结为“三蒸三晒”。主要流程为黑豆(或黄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润→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简单位讲就是三步曲,选料、制曲、发酵。从现代科学来讲,豆豉以黄豆或黑豆作为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豆类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即用加盐、干燥等方法,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延缓发酵过程。熟豆中的一部分蛋白质和分解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便形成了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

  现在桂阳民间土法做的豆豉可分为两种,加盐的称为咸豆豉,不加盐的是淡豆豉。咸豆豉多用于烹调,淡豆豉多用于中医。若按制作中是否添加辣椒,又可分为辣豆豉和无辣豆豉。目前桂阳太和辣业有限公司根据制作工艺、所添加调料的不同,还有甜豆豉、汁豆豉、菜豆豉、水豆豉、姜辣豆豉、葡萄豆豉、五香豆豉、西瓜豆豉等种类繁多的花色豆豉。

  烹饪中豆豉主要是作为咸鲜调料使用的,可适用于多种炒、蒸.烧、拌类菜肴的制作。既可用于动物性原料的烹调,又可用于植物性原料的烹调。豆豉用于红烧肉类、鱼类,愈煮愈香,胜过酱油,其味鲜美。豆豉蒸肉、炒肉、豆豉鱼、豆豉苦瓜、豆豉茄子、豆豉豆腐,均是百姓非常喜爱的佳肴。另外如果将豆豉盛入碗盘中,上面覆盖一层肉茸,再撒些葱花、姜末,蒸熟后食用,品尝起来是味美无穷。在食用白斩鸡、炸猪排、面条时,用豆豉作为佐料,其风味也别具一格。豆豉除了作为调味料外,还可以单独做菜,或炒、或蒸、或煨、或焖,食用前淋些香油,色香味俱佳。

  还可以用开水泡出豆豉的汁液代替酱油用来调味,效果也很好。

  现在桂阳北半县乡镇的圩上还有许多以豆豉为主料、再配以其他调味料而制成的花色豆豉调料出售。如蒜头豆豉辣椒酱。它是以豆豉、豆酱、蒜头、野山椒、红糖、麻油等调配而成。又如蒜葱豆豉酱,是以豆豉、大蒜、鲜姜调配而成。还有八宝豆豉,它的主要原料是大黑豆、茄子、鲜姜、杏仁、紫苏叶、鲜花椒、香油、白酒,统称为“八宝”,外加食盐。还有豆豉辣椒饼,它是以豆豉、辣椒、蒜头研磨后压成方块,烘干而成。

  豆豉的营养很丰富。国内外学者对豆豉等大豆发酵食品进行研究后发现,豆豉等以大豆为原料的发酵制品,不仅含有人们熟知的大豆蛋白、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亚油酸、磷脂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蛋白黑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它们均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据测定,每100克豆豉中含蛋白质多达19.5克-33克,含赖氨酸2063毫克,含缬氨酸2674毫克,还含有亮氨酸4100毫克,异亮氨酸2742毫克,苏氨酸1759毫克,丙苯氨酸2112毫克,色氨酸586毫克,蛋氨酸651毫克,都远远高于瘦牛肉。另外豆豉中钙、磷、铁的含量也极丰富。

  豆豉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医疗作用。桂阳北半县一种“豆豉发茶”,有开胃增食,发汗解肌,除烦平喘,驱风散寒,治水土不服等作用。如伤风感冒时,可将豆豉与姜、葱同煮,趁热服下,出汗即愈,其方名叫“葱豉汤”。科学家通过实验表明,常吃豆豉有十大好处,即助消化,防疾病,减慢衰老,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程度,解除病痛。因此千百年来豆豉为人们所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历代文人对豆鼓赞不绝绝口,如宋代范仲淹《韰赋》:“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征。”有色有声,可谓绝妙。明代吴懋谦咏豆豉诗《喜月珂上人惠豆豉》:“提饁饷山家,山僧意独加,色甜堪晚饭,香滑佐流霞。”也是赞赏豆豉色味两佳的好诗。宋代王洋《以豆豉送谹父》“吴楚家山一水分,金山僧饭饱知闻。蓴丝煮菜无消息,监豉聊供旧使君”,写出了用豆豉送客的的礼遇。

  桂阳还有许多关于豆豉的传说。据《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记载,明朝的何以润被尊作“豆仙”,他修每天用五云观井水吞服豆子,用这样的方法修炼竟然生活了十七年,人们称他为“豆仙”。他的子孙为此在西门(原老建委院内),还专门建造了“灵应祠”,在灵应祠中设立了丹篆楼,用篆书记述了以润服豆成仙这一段故事。后人称其祠为豆祠,称其所服之豆为豆豉,祠和豉同音。

来源:州志之外

作者:彭广业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