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伴嫁歌舞趣味浓

来源:人文桂阳 作者:彭德馨 编辑:陈祎 2015-09-25 08:52:41
—分享—

  伴嫁歌是桂阳乡村群众最为喜爱的民俗歌舞。在中华民族民谣山歌的百花园中,伴嫁歌有如一朵美丽的奇葩开在桂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桂阳古代的民间姻婚礼俗非常讲究,非常繁杂。首先遵循“天下无媒不成婚”的习俗,男女联姻必须由媒人相牵。第一次媒人领男方新人去女方会见女方父母,姑娘不能对面,只能暗地察看,叫做“看亲”。若女方父母同意联姻后,女方父母出具女儿生辰年庚,交由媒人送往男家,男方父母将男女新人的年庚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是否相合,若八字合得来,便由媒人通知将二人八字相合的情况,用书贴交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璧,这叫做“过书”。过书活动,男方要送鸡、猪肘子、钱、谷给女方,表示双方已经签了婚约。这时,女方开始为女儿筹办橱柜笼箱、台桌椅凳、衣物等生活用品,这叫做“嫁妆”。男方准备钱粮和肥猪用以完婚。一段时间后,男方择好吉日良晨的结婚日子,抬着台盒礼品送至女方,叫“送日子”。男方准备结婚送的猪肉及其它礼品,并筹办茅筵、女方准备设花筵。结婚前三天,媒人告诉男方,女方要男方在婚前的前一天,把所需的猪肉及其它礼物如数送去,否则不依。婚日前三天,女方的亲戚和村里姑娘,于晚上集到女方闺房练习唱歌,准备“坐歌堂”。“坐歌堂”又叫“妆嫁”、“坐花筵”。出嫁前一天晚上,女方家非常热闹,开好歌堂最为重要。厅堂中间摆好两排条凳,给歌唱的姑娘坐唱,两侧摆满凳子让参加歌堂听唱的人坐。晚上八九点钟时,一个歌堂的领队开腔唱道:“打起锣鼓闹起台,姑娘姐妹请出来,有歌的姐妹请上坐,无歌的姐妹两边排。肚里有歌尽管唱,不要留着沤肚怀”。上半夜以唱为主,唱的伴嫁歌有《黄丝鸟儿隔山飞》、《万里开花一片红》、《一对白鹤冲天飞》等长歌。

  伴嫁歌大多是离情别绪的自然流露,也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对日常生活的留念。语气亦庄亦谐,歌词有雅有俗。如留念娘家生活的《娘家是个暖窝窝》“今日在家唱欢歌,明日出嫁隔山河,在家是父母掌上珠,出嫁奉夫谁作依?,回想在家千日好,娘家是个个暖窝┈”如控诉封建礼教《手掌手背都是亲》“崽是人,女是人,手掌手背都是亲,哪个养女乱许人,不经女儿来作主,只由媒婆乱作凭┈”。伴嫁歌唱歌一般由歌头、伴头、歌手组成,歌头是领唱的,一般由声音好、歌多的人充当;伴头是服务人员,负责摆瓜子、糖果、花生的事;歌手是伴歌的。

  唱完上半夜,女方家长给歌堂送来茶点,按厅内人头,每人发几块糯米泡糖 。下半夜,边唱边舞。舞蹈内容丰富,有会歌舞、挑舞、划船舞、推磨舞、把盏舞、纺棉花、绣花舞、卖酒酒、走火舞、跑马舞、换线香等等。如《卖酒酒》,主要是讽刺媒人的歌舞。舞蹈内容可塑性强。一人伴演媒婆,去女家要酒喝,媒婆头戴烂斗笠,顶插点燃的蜡烛,坐在歌堂中央,众伴嫁姑娘,有手提茶壶、碗、作酌酒状的;有拿量米筒、用筷子敲打;有拿锅盖,用筷子敲打的;有拿破纸伞,走跛子步;有拿长烟筒的,围着媒婆边唱边以碎步转圈,唱着骂媒歌:“风吹凉伞朵朵串,姐妹团圆来合门,杀个大猪等大客,杀个老鼠等媒人。杀只线鸡(阉鸡)等大客,杀只灶鸡(蟋蟀)等媒人”、“斜头斜岭生斜树,倒蔸斜树架斜桥,大人细人都过去,黑眼媒人踩脱桥”、“死媒婆、瘟媒婆,吃了好多老鸡婆。初一吃了初二死,初三埋在大路坡。牛一脚,马一脚,踩出肠子狗来拖”、“媒人的肉放锅熬,媒人的骨头当柴烧,媒人的血浆是黑的,媒人的皮当鼓敲”……唱唱跳跳,一直到天亮。新娘上轿后,姐妹们还一路唱一路送。新娘坐在轿内,轿夫戏弄她,抬轿歪来歪去,弄得新娘不好受,这时新娘也用唱歌骂轿夫:“四个轿夫四条牛,抛抛闪闪结冤仇,大山冬草要你吃,小栏牛屎要你屙。借你脑壳做凳坐,借你肩头当凳脚”。

  伴嫁歌是桂阳民瑶中歌的海洋,这绝非夸张。按类分有赞姐歌、交姐歌、送姐歌、女离娘、怨爹娘、怨婚姻,哭嫁妆、哭姐妹、哭兄弟、哭叔伯,骂爹娘、骂哥嫂、骂媒人、骂轿夫、骂新郎、寻新郎、贺新郎、引新郎、打孤单、安席歌、耍歌、长歌等等,几十种内容几百首歌,所反映旧时妇女的生活面广泛,唱出了妇女出嫁前后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抨击了旧社会那种对妇女不公待遇。表现手法诙谐风趣、想象夸张,正责反颂,让人读后开心畅怀。对于文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民族历史文化一份不可多得珍贵遗产。(彭德馨)

来源:人文桂阳

作者:彭德馨

编辑:陈祎

阅读下一篇

返回桂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