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是“走进冠军之城·桂阳”全市广电媒体集中采风活动的第三日,30余位媒体工作者们先后来到宝山矿山公园、文化园、大溪古村古戏台等地,感受古郡桂阳的4张“千年名片”——“千年古郡、千年矿都、千年戏曲、千年民居”的悠久魅力。
桂阳素有“八宝之地”的美誉。天然的矿产资源禀赋是古代桂阳率先崛起的根本原因,桂阳矿冶史就是一部桂阳发展史,也是桂阳城市发展史,桂阳城堪称中国资源型城市活化石。依托宝山而建的桂阳,自古享有“八宝之地”的美誉,“八宝者,金、银、铜、铁、铅、锡、水晶、石炭也”,目前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达11类103种,其中铅、锌、铜、锡和石墨储量居中国前列,是中国自汉代以来历代官家炼银、冶铸的地方,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矿都”。
采风团先后来到桂阳县工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和宝山矿山公园等地参观,宝山矿井下,丰富的古现代采矿遗址、色彩斑斓的矿石、刺激的矿井探险和古窿洞奇观、气势恢弘的露天采矿坑、高大的竖井……这些极富矿山特质的旅游景观给大家带来极为震撼的视觉体验。穿行于矿山公园内,岁月沧桑,古韵悠然。
早年,由于宝岭山上泥土富含铁、金等金属,宝岭周边非法乱采滥挖现象严重,整个山体千疮百孔。2007年,桂阳县通过政企合作规范矿业秩序、积极恢复生态环境,将采矿遗址打造成国家矿山公园4A级景区,成为了我县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宝山矿山公园目前是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环境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依托丰富矿产资源建立的桂阳县工业园有色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以二、三类工业用地为主,主要以有色金属冶炼、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为主,梯次布局铅、锌、铜、锡、金、银、铋、锑等上下游产业,到2023年,园区入驻有色企业将达15家以上,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千年矿都”焕发的“新活力”让采风团受益匪浅。
“古都风貌看西安,郡县文化看桂阳”,桂阳文化园重现了“千年古郡”的蔚为大观,记述着 “千年矿都”的辉煌历史。桂阳文化园位于县城东北部芙蓉新区,占地面积2160亩,总投资5.8亿元。是国家3A级景区,更是湖南省第一座以展示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公园。置身此处,采风团车观文化园,一步一风景,一寸一熏陶,仿佛又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古郡桂阳。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桂阳展区、千年名片神韵桂阳、桂阳经济社会发展展区、桂阳历史人文展区,大家感受着桂阳县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感悟舂陵大地上书写的宏大史诗。
李白诗云“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古代桂阳人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追求精神生活的丰盈,留下了丰富的戏曲文化。如今,在大溪古村的古戏台,一出《春草闯堂》唱开,采风团与附近村民们满脸笑容。
湘昆又称“桂阳昆曲”。大约明万历初,苏昆传到桂阳后逐渐形成了带有桂阳泥土气息、山野个性的 “俗伶俗谱”。明清时期,多位江浙文人在桂阳为官,为昆曲在桂阳发展推波助澜,唱昆一时成为那个时代文化时尚。桂阳昆曲养在深闺,如空谷幽兰,一花独盛,为南昆薪火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
桂阳古戏台众多。民国初年,桂阳县城有正式戏台十三座,至于农村,更是到处都有戏台。据文物部门调查,1949年境内有古戏台481个,1956年尚有380余座,至今日仍存留300个以上。一个个戏台就是一个个的艺术圣殿,它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图案吉祥、工艺豪华,代表了古代桂阳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彰显着桂阳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桂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说,”通过这三天的采风活动让我对桂阳有个初步的了解,那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大,我觉得咱们桂阳是郴州市最大的一个县,整体的城区建设弄的非常好;第二就是红,我们通过参观这个夜宿梨山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让我们了解了桂阳深厚的红色底蕴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古,千年古都、千年矿都、千年戏曲和千年民居这四个千年也体现桂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觉得桂阳也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之城。”
来源:新桂阳
作者:廖诗卉 谢新阳 何禹军 黄磊
编辑:刘艳萍
本文为桂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gyxnews.com/content/2021/11/16/10402904.html